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press release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情况
新闻发布会

11月1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在省行政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曹发义,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明文,马鞍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化锋,省巢湖管理局局长余忠勇到会,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情况做介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主持发布会。

直播摘要
图文直播

355-236会场.jpg

会场

郑明武: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正式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安徽发展史上又一重大的时刻和重要的机遇。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就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安徽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355-236郑明武.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郑明武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曹发义,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明文,马鞍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化锋,省巢湖管理局局长余忠勇介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曹发义做相关发布。

曹发义: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355-236曹发义.jpg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曹发义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安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有力有效推进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突出高站位,长三角国家战略在安徽落地生根。聚焦高位推进、形成合力,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交通、能源、信息、科技、产业、环保、信用、商务、金融、人社、市场、城市、应急、宣传、公共卫生等15个专题合作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构建形成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办公室统筹协调、专题合作组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聚焦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印发《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围绕9大战略任务细化实化216项重点工作、30个重大工程,形成了落实《规划纲要》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安徽行动方案及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三张清单”,将重点工作抓在手上、关键任务落到实处。聚焦主动对接、对标对表,2019年和2021年,省党政代表团两次赴沪苏浙学先进、促一体,达成“2+13+118”和“15+3+3”务实成果。省政府推出2批516条对标学习沪苏浙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政策举措,启动实施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千人选派计划”,今年首批选派623名干部赴沪苏浙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初步建立,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二是突出全方位,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一圈五区”协同推进,深入实施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加快建设,都市圈能级和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印发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升发展意见,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等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加速打造,皖江8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65%,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衔接国家出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24条专项支持政策,制定印发皖北发展“新10条”,在蚌埠成功举办“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今年前三季度集聚区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153个,实际到位资金2666.5亿元,同比增长36.8%,皖北地区内生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出台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打通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实现19个县市区全部通高速、15个县市区通铁路,内联外通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推进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筑牢。重点区域率先突破,苏皖合作示范区加快发展,带动“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开局起步,总投资227亿元的63个重大项目先行启动;宁滁、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揭牌成立,“1+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向纵深推进,规划有机衔接、设施互联互通、要素自由流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蓬勃兴起;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发展壮大,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以来签约沪苏浙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78%;城市城区合作共建更加紧密,14个城市与沪苏浙18个城市签订27个战略合作协议,22个城区与沪苏浙20个城区开展全面对口合作,阜阳、安庆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带动力、辐射力不断增强。

三是突出多领域,一体化发展成果竞相涌现。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升级版加快打造,“科大硅谷”等新型创新载体启动建设,我省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量子显微镜”“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质子刀”等一批国际领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迈出坚实步伐,在量子信息、同步辐射光源、智能语音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G60科创走廊建设全面发力。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施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合肥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铜陵先进结构材料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着力深化与沪苏浙头部企业合作,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马鞍山市政府、马钢集团、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48亿中航锂电合肥基地正式签约。协同实施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共同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牵头成立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已集聚科大讯飞、苏宁软件等上下游企业72家。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省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获批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包括212项赋权事项的特别清单,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合肥、芜湖片区与宁波片区,蚌埠片区与金义片区合作共建。连续3年成功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同打造重大展会品牌。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立,商合杭、杭黄等高铁建成运营,高铁总里程位居全国第1,“五纵十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纵穿江淮,联通长三角的水运大通道及“一枢十支”机场体系加速构建,合肥中欧班列发货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面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建设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开展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携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共同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生态环保专项监督长制,与浙江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新突破,实施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7+5”协同机制,在全国率先全面复工复产。推动医疗教育资源共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开工建设,中国科大附一院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纳入试点范围,长三角职工医保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通道全面开通,我省16个市与沪苏浙设区市全部实现医保“一卡通”,滁州市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共建金牛湖校区今年9月正式启动招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加便捷,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加快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全省人社业务“一卡通办”、惠农补贴“一卡通发”、交通领域“一卡通行”、文旅领域“一卡通游”、医疗健康“一卡通结”,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显著增强。

谢谢大家!

郑明武:

谢谢曹主任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合肥电台记者:

余局长您好,我是合肥电台记者的记者。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请问巢湖综合治理工作有何最新进展?

355-236合肥电台记者.jpg

合肥电台记者提问

余忠勇:

近年来,合肥市将巢湖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明确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合肥市牢记嘱托、迎难而上,坚持以包公铁腕精神治污染、以愚公移山精神抓环保,以巢湖综合治理为总抓手,系统实施“五大工程”,“最好名片”正在精彩呈现。

355-236余忠勇.jpg

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局长 余忠勇

实施碧水工程,聚焦“四源同治”,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再造“一湖清泉水”。治理“点源”污染,合肥城区建成污水处理厂15座、提标升级11座,处理总规模比“十二五”末提升1倍以上;治理“线源”污染,统筹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加大清水河流保护,杭埠河等清水河流水质常年保持Ⅲ类以上。治理“面源”污染,实施化学农药减量技术应用17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治理“内源”污染,加强蓝藻防控,投入近4亿元建设藻水分离站4座、深井处理装置3座。清淤巢湖及重污染河流底泥共630万方。

实施安澜工程,聚焦疏堵结合,上拦、下排、边分、固堤,确保“一方百姓安”。着眼于防洪、排洪、蓄洪,合肥市又谋划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全面提高防洪减灾水平。推进巢湖防洪治理,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治理堤岸线124.8公里,2020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助推引江济淮工程加快建设,构建巢湖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聚焦系统治理,打造十大环湖湿地、百里生态绿廊、千顷飘香田园、万顷生物栖息地,扮靓“一道风景线”。近年来,合肥高标准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项目,目前8个已完成保护修复任务,恢复修复湿地面积6.2万亩。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一至六期项目,完成投资285.6亿元,治理修复露采矿山52座。构筑水源涵养绿色长廊,2018年以来完成植树造林29万亩,新增森林长廊7000公里。

实施绿色发展工程,聚焦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好“一条经济带”。聚焦“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如建设环湖绿色有机农业带,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生态康养、科技服务、绿色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等。

实施富民共享工程,聚焦宜居宜业,建设山水宜居城市、环湖特色小镇、美丽示范乡村,绘就“一幅好图景”。大力培育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力打造巢湖发展的民生名片,构建了“长丰休闲采摘”“庐江乡村体验”“巢湖湖光山色”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新格局。

央广网记者:

胡市长您好,我是央广网记者。在近期中央和国家出台的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中,都将阜阳定位为“区域重点城市”,请问阜阳市围绕“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加速一体化”,有哪些最新举措?

355-236央广网记者.jpg

央广网记者提问

胡明文: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并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一周年之际,我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两个坚持”“两个更大”,坚定实施高质量、可持续支撑的追赶型发展战略,发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铁公机水四位一体尤其是京港京台高铁交汇的交通优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政策优势、“百亿粮仓”种养循环的农业优势和千万人口及辐射周边消费的人口优势等“五大优势”,开展了“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加速一体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谋深谋实战略路径。

355-236胡明文.jpg

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胡明文

一、强化区域联动发展。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聚焦省赋予我市的“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重点城市”及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研究谋划高标准建设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Ⅰ型大城市、与合肥都市圈“双圈联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江苏苏州战略合作,深化与浙江台州及上海徐汇、松江战略合作。深化合肥阜阳新一轮结对合作共建,推进“发展规划、创新发展、产业分工、要素对接、打法战法”五个联动,推动与合肥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二、着力增强发展动能。紧盯省十大新兴产业导向,结合阜阳实际,选好赛道,研究确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纺织服装、绿色建筑建材等十大特色产业,实施百亿投资项目、百亿营收项目、百亿特色园区项目“三个百亿”行动。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大力引进三峡新能源、金风科技、阜兴晶科等新能源头部企业,打造风电、光电、火电和热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七位一体”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建立健全“管行业必须管创新、管发展、管投资、管安全”和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周调度、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双周调度、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月调度、市委季讲评、重点工作随时调度”的调度机制,传导创优争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突出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化一推”,创新“双招双引”“1+2”战法打法,实施“颍淮英才计划”、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倾情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双招双引”,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重点城市,为推进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阜阳贡献。

中安在线记者:

黄市长您好,我是中安在线的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马鞍山要搞好与长三角的有机结合、嵌入、衔接,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请问,马鞍山在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这一指示?

355-236中安在线记者.jpg

中安在线记者提问

黄化锋:

首先,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作出的指示为根本遵循,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系统谋划,坚持高位推进,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努力对标对表对表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长三角“白菜心”。同时,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27个工作专班,全力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马鞍山落地生根。

355-236黄化锋.jpg

马鞍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黄化锋

其次,我们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搞好与长三角的有机结合、嵌入、衔接,打造成安徽“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的总路径,把融入南京都市圈作为首要战略和主攻方向,着力推进“六个一体化”。规划编制一体化,加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特别是南京、合肥的规划衔接,完成《宁马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协同推进宁马两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博望-江宁、和县-浦口等毗邻地区相关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化,建成长三角首个铁水联运工程——郑蒲港铁路,实现巢马城际、宁马城际、宁马高速“四改八”、宁和高速等大通道全线开工。跨界合作一体化,推动“五个战略区块链接”,成立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全力推进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建设,实现宁马所有毗邻片区跨界一体化发展全覆盖、所有县区(园区)与沪苏浙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全覆盖,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马鞍山联动创新区获批。产业创新一体化,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动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浙江吉利与华菱星马战略重组,制定出台“1+3+N”产业集群升级版,启动“青吴嘉马”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工作。主动对接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强与G60科创走廊城市合作交流。加快建设创业城市,深入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科大等高校院所深入合作。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南京公交线路增加到10条,日运行近500趟次,客运量近7000人次;与南京、上海来往高铁分别达到52列和34列,实现了与南京半小时通勤圈、与上海2小时通勤圈;设立宁马“跨省通办”专窗,实现127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成功办理宁马首例跨省企业开办“一件事”业务;宁马教育、医疗、文旅资源深入共享。体制机制一体化,建立宁马、合马两市合作工作机制,每年制定合作事项清单,定期会商推进。对标南京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0条1.0、2.0、3.0版本;对标“杭嘉湖”,不断完善亩效益评价体系、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此两项工作经验均已在全省复制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长三角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地域互联、功能互补、政策互鉴、项目互通、资源互享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推进步伐,努力做强“桥头堡”、当好“排头兵”、扮靓“东大门”。

安徽卫视记者:

曹主任您好,我是安徽卫视的记者。请问下一步安徽省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还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355-236安徽卫视记者.jpg

安徽卫视记者提问

曹发义 :

感谢您的提问。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描绘了今后五年安徽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出要“坚定不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左右逢源、通江达海等优势,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增强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并对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清单式、项目化闭环推进”的要求,我们细化了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三张清单”,作为“十四五”时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一是在重大政策方面,紧紧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等事关安徽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研究制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皖北全面振兴意见、皖江城市带新一轮发展规划、支持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等重量级政策文件。

二是在重大事项方面,聚焦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携手沪苏浙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构建联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国际商协会联盟、资本市场平台、贸易中心、高能级展会等市场化要素对接平台,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共同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协同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健全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

三是在重大项目方面,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大力实施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江淮、沿江高铁、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城市会客厅、合肥骆岗中央公园、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谋划招引和“挂图作战”机制,切实加大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确保压茬推进、有序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重心已经从顶层设计转向具体落实,我们将按照总书记要求,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以钉钉子精神一年一年接着干,一项一项抓落实,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区域、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更好的一体化发展成果。谢谢大家!

郑明武:

春华秋实,安徽省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就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了新的部署,安徽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相信安徽将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有更大、更新、更多的作为。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图片直播
会场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曹发义
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胡明文
文件/相关政策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