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淮南市举行“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奋力谱写美丽淮南建设新篇章新闻发布会

您当前的位置 : 地市发布 > 淮南   时间:2025-06-06 09:33  

  5月21日上午,淮南市举行“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奋力谱写美丽淮南建设新篇章新闻发布会。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二级高级主管夏德芬,淮南市生态环境局人事和宣传科科长、一级主管刘欣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淮南市委宣传部对外联络推广和新闻发布科四级主任科员高黎黎主持新闻发布会。

1.jpg

会场

  高黎黎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2.jpg

淮南市委宣传部对外联络推广和新闻发布科四级主任科员 高黎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天,我们举行“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场,很高兴邀请到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二级高级主管夏德芬,市生态环境局人事和宣传科科长、一级主管刘欣出席,向大家介绍深入推进美丽淮南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夏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夏德芬: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3.jpg

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二级高级主管 夏德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2024年是淮南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进程中充满挑战、极为不易、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治理、协同发展,聚力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稳定,首次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三项大气约束性指标,8个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连续三年全部达标,11个省级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连续两年全部达标;聚力争先创优,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即时有效率、补全传输有效率,连续5年均居全省首位,牵头成功承办皖北新能源“双招双引”推介会,我市9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金额70.17亿元;聚力减污降碳,重点培育了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一批煤炭资源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上展播,并在海内外多家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淮南的创新成果实现既“出圈”又“出海”。

  2025年是深入推进美丽淮南建设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为抓手,立足“七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淮南,更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立足顶层设计,努力在美丽淮南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精细谋划落实规划编制。市县协同做好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大气、水、土壤和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固废和新污染物治理、科技等8个子规划编制工作,谋划一批具有牵引性的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纳入市级规划。精深推进美丽淮南建设。根据美丽安徽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淮南实际,分解年度重点任务,加强统筹调度,推动有关部门协同落实。落实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向美丽淮南建设成效考核过渡,切实压实各方责任。精致抓好试点示范引领。积极参与美丽安徽示范县(区)建设,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环境整治,总结美丽淮南建设经验,深度挖掘先进典型案例,加强标志性成果展示推广,做好美丽系列行动宣传。

  二是立足质量改善,努力在污染防治攻坚上取得更大成效。注重科学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大力推广应用高效烟气净化、绿色生物基捕捉等新型技术,探索实施氨排放控制,推进重点源氨逃逸在线监测,用科技深挖减污潜能。新增新能源商用重卡换电站5座、320KW以上大功率充电桩30个,在特定重点运输线路上替代传统能源运力175台以上,用科技置换传统运输。搭建无人机巡查平台,集成红外监测和污染物监测,研究应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用科技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注重精准性,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突出精准施策,落实全市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突出精准管控,重点攻坚焦岗湖、高塘湖、瓦埠湖等河湖断面,加强水质分析研判,促进国控、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突出精准治理,开展淮河流域水质提升行动,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行动,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注重稳定性,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抓稳源头管控,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推动受污染耕地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和整治,完善污染地块协同管理机制。抓稳专项整治,落实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深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健全完善“以用促治”治理模式,持续开展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排查整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7%,基本消除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注重规范性,全面推进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规范37项建设目标任务,推动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规范3家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运行,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开展新污染物监测和风险评估,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规范信息统计调查,做到底数清、状况明。

  三是立足绿色低碳,努力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上取得更大成效。推动减污降碳提档升级。加速项目建设,推动实施减污降碳试点项目40个,加快推进零碳园区和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深典型案例培育,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淮南范式”。加强碳排放管理,有序推进建立碳资产管理制度,编制全市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融合清单。加力机制要素支撑,建立完善评估、激励等机制,用活金融支持工具,用好标杆引领作用,争创标杆企业5家、标杆项目10个。推动战新产业提质增效。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推进规范有序交易,加强排污权储备库管理,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深化环评服务,完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的环评审批服务程序,对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纳入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批。严把环评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双招双引提能扩面。抓项目谋划,加强项目申报培训;抓项目调度,加强与省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专班联系对接,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展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探索“企业+产业链+园区”的兵团阵地作战模式,加快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四是立足生态安全,努力在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上取得更大成效。严守重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违法违规问题处置工作机制,开展重点类型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遥感监测,推动问题查处整改。保护生物资源。严格落实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推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价值转化。深入贯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持续做好生态补偿工作。支持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五是立足到位彻底,努力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上取得更大成效。紧扣年度任务强调度。坚持精准科学、实事求是、依法依规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动态建立2025年度“1+1+N”整改任务清单,抓好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剩余问题整改。紧扣整改质量抓核查。深入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质量提升行动,聚焦历年中央省级层面交办问题、转办信访件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现场核查和暗访抽查,严格验收销号,实现动态清零。紧扣常态排查求实效。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推动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长效化。以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家门口”环境问题为重点,持续组织问题排查整治,加强督办、盯办,切实做到群众有反映、我们有回应。

  六是立足底线思维,努力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取得更大成效。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推进关口前移,持续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完善管控体系,完善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提升应急能力建设。推动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推进化工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多层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和培训。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加快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完善跨市河湖联防联控机制,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应对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开展移动探伤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做好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组织对历史遗留问题“回头看”。严格核技术利用、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持续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安全可控。

  七是立足基础支撑,努力在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取得更大成效。严格监管执法。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推进年”活动,以化工园区绿色提升、“散乱污”企业整治、重信重访办理等为重点,定期组织开展交叉执法检查。落实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健全监测体系。落实省厅关于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的任务部署,发挥驻市监测中心和市局监测机构相互支撑相互协同的作用,完善监测网络,提升数据质量,严厉打击社会监测机构弄虚作假。浓厚宣传氛围。以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环保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环保典型案例和经验分享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六五环境日”等宣传活动,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高黎黎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安徽经济报记者:

  请问,污染防治攻坚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淮南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4.jpg

安徽经济报记者提问

  刘欣:

  感谢您的提问。

5.jpg

淮南市生态环境局人事和宣传科科长、一级主管 刘欣

  我们突出“三个治污”,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深入。一是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重点做到“四个聚焦”。聚焦行业源深度治理,全市28台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净排放水平,213家企业完成第二轮活性炭更换,49座砖瓦窑企业脱硫设施完成升级改造。聚焦移动源系统治理,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368辆;建成全省第一座重卡换电仓。聚焦扬尘源精细治理,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和“十达标”要求,累计发现并整改扬尘问题920个。聚焦社会面源常态治理,推动建设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噪声、道路扬尘扰民“四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排查整改问题6188个。二是碧水保卫战有序推进。重点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淮河干流及13个主要支流河湖开展全面排查,1401个入河排污口建立了“一口一档”。强化污水直排治理,排查整改全市重要河流湖泊相关问题63个,组织重点问题“回头看”。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编制完成3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划分调整技术报告;修编完善东部城区等5个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工业园区治理,推进整改污水收集处理问题7个,做到污水全收集、排放全达标。三是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重点做到“三个加强”。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整治,全面推进4个地下水“双源”调查超标点位风险管控。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41个农村污水治理任务、85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6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开展煤系固废突出环境问题排查40家次,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联合17个市直部门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市场星报记者:

  请问,淮南市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6.jpg

市场星报记者提问

  刘欣:

  感谢您的提问。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坚持在推动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优化调整上下大功夫,突出绿色低碳,不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取得新成效。一是立足“煤炭”本色。重点培育了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煤化工循环产业链、煤系固废综合利用等一批煤炭资源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受到生态环境部技术帮扶组的充分肯定。出台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标杆企业和标杆项目培育和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标杆为引领,每年培育标杆企业5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二是优化“利用”路径。通过探索“沉陷区治理+光伏”“生态修复+文旅”“沉陷水面+新型种植”等综合利用路径,努力推动从“沉陷之地”向“生态之城”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三是达到“出圈”效果。去年6月份,在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培训会议上,淮南市作为3个优秀城市案例之一在会上作了分享。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室来淮开展联合专题调研。“淮南市采煤沉陷区治理”作为中国减污降碳成果的典型案例之一,被拍摄进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播放的大型纪录片,在海内外多家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2025年是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厅、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立足资源型城市特点,聚焦试点重点任务,努力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上创出新路、干出成效。

  今晚800记者:

  请问,淮南市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实施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有哪些?

7.jpg

今晚800记者提问

  刘欣:

  感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期间,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93个,总投资32.29亿元。其中涉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有:1、田家庵区入淮水系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总投资19.32亿元,2024年开始实施,建设内容主要围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生态修复开展。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田家庵石姚湾区域及入淮水系环境质量,并以优质生态基底为依托,打造生态产业聚集区。2、围绕工业窑炉实施的淮南北新建材有限公司石膏板生产线“工业炉窑综合整治”项目、安徽发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玻璃窑炉废气深度治理项目和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75t/h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超低排放工程项目,总投资4139.4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是对工业窑炉进行升级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建成后实现减污降碳的效果。3、淮南新能源智联物流项目,总投资3946.52万元,建设内容为构建新能源重卡运输体系。项目建成后,将采用换电模式,实现对燃油重卡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物流体系绿色发展。4、淮南市燃煤小锅炉整治项目,总投资1869.1万元,建设内容为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项目实施后,可减少燃煤锅炉使用带来的污染,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资源的使用,可降低碳排放。

  高黎黎

  感谢发言人的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淮南市政府新闻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