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您当前的位置 : 外宣信息
推动新时代安徽出版走出去
时间:2022年01月04日 作者: 稿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十三五”时期,安徽出版坚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借助全球知名展会和文化交流平台,充分运用版权输出、实物出口、合作出版、本土化运作等途径方式,大力加强对外深度合作,版权输出数量连年位居全国前列,出版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当前,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安徽出版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高水平推进走出去工作,创新话语表达和路径方式,进一步增强对外传播的创作力、感召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着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大美安徽风姿,讲好中国故事、安徽故事。

  在丰富内容上发力

  突出思想内涵。大力传播中华文化精髓,突出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新时代中国成就,提高内容制作水平,优化出版走出去供给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让更多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突出统筹策划。加强走出去重点选题规划和重大项目管理,把握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和国家外宣政策,做好外宣主题选题的顶层设计、策划出版,不断提升选题的精准度、辨识度、接受度,增强走出去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内容特色化提质工程,既注重推广徽学等安徽走向世界的独特文化品牌,又充分展示反映安徽发展进步的当代文化,充分展示江淮儿女奋斗圆梦的故事,增强地域文化对外影响力。

  在打造精品上发力

  强化精品战略。完善出版走出去奖励扶持政策与机制,有效运用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精品出版奖励和扶持资金、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基金等激励手段,对翻译、出版、海外发行精品出版物,对走出去重点项目和品牌活动给予积极资助扶持。强化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走出去品牌、产品线,建立走出去精品选题储备库,推出一批代表中国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展现徽风皖韵的走出去精品项目,擦亮安徽出版品牌,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强化创新表达。把“我要说的”与受众“想要知道的”结合起来,实施本土化创优工程,用好国际出版合作机制及其平台,通过国际组稿、设立海外编辑部等方式,策划创作更多满足海外读者阅读需求、符合海外读者阅读习惯的中国主题精品出版物,推动既走出去又走进去。

  在拓宽渠道上发力

  注重汇聚合力。既要发挥国有出版企业走出去“国家队”的带头作用,又要支持国有与民营在政策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出版走出去的生动局面。注重融合发展。推动纸数并举、数媒为先,充分发挥数字出版天然落地、直达读者的优势,探索内容与渠道协同、线上和线下协同,全面提升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产品的核心价值,加强外向型数字出版产品的有效供给,高效传播优质出版内容。注重完善布局。着力加强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欧美国家等海外渠道建设,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受众,进一步丰富输出方式、扩大合作领域,建立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渠道格局,扩大出版传播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度。

  在提质增效上发力

  抓实业态创新。创新产品形态和传播方式,推动走出去由简单版权贸易向多元化国际合作转型,向文化+科技、旅游等多元业态转变,由传统出版向新媒体、新业态形式转型,突破现有走出去量级,以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扩大走出去。抓实实体孵化。推进海外实体孵化工程,打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海外实体建设平台,推动资源、营销渠道、人才和资本“四位一体”的整合及孵化,推动海外分支机构落地见效。抓实“双效”考评。进一步落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积极引导出版单位更加重视出版物内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加快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走出去切实成为推动安徽出版在构建“双循环”格局中展现作为的新路径、赢得优势的新市场。

  在人才建设上发力

  加强培养引进。通过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更多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化出版产业人才,助力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加强结构优化。既要继续加强走出去外向型编辑和版权经理的队伍建设,又要高度重视培养和集聚适应国际出版活动需要的专业出版人、版权经纪人、高端翻译人才等。加强激励保障。在推动走出去的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完善与海外项目特点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不断深化走出去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