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 > 相关报道/背景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安徽:共建“皖物”生长的美丽家园
时间:2023年05月22日 作者: 稿源:央广网

  央广网合肥5月2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今年5月22日,是国际社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安徽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登记名录达1300余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达5481份;中国特有的“活化石”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长江江豚在安徽段种群数量增长明显;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众多鸟中国宝从“初现”到“频现”安徽,“用翅膀投下了生态赞成票”。

  合肥市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发 解琛摄)

  构建空间保护体系 扩大湿地保护网络

  在5月22日召开的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介绍道,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方面来看,安徽出台了全国首部省级林长制法规《安徽省林长制条例》,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等20多部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和规章。

  从构建空间保护体系方面来看,安徽拥有“大别山”和“黄山—怀玉山”2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全省共建有自然保护区109处,有效保护了大鲵、连香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有着“华东地区物种基因库”美誉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安徽省植物资源种类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年来,该自然保护区通过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科技应用力度,积极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及时掌握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主要保护对象活动变化情况。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安徽省林业局副局长张令峰告诉记者,2022年,安徽扩大湿地保护网络,新设立了安徽芜湖外龙窝湖、安庆新洲、涡阳包河等3处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并联合发布了包括黄陂湖等7处湿地的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修复恢复湿地面积6.5万亩,湿地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筑起了保护巢湖的天然生态屏障。”张令峰说,接下来,安徽省将健全法规制度,推动制定《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办法》,编印《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

  守护野外扬子鳄 年均累计巡护1.2万余次

  为全面掌握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情况,5月8日,由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开展的2023年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每年5月、6月是扬子鳄交配的季节,这个季节更容易发现扬子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晏鹏告诉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了10次扬子鳄资源调查。”本次是继2021年、2022年后再次对野外扬子鳄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泾县中桥片区内,野外生存的扬子鳄在晒太阳。(央广网发 许京水摄)

  “2022年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26窝602枚,孵出幼鳄372条,再创历史新高,显示了野外种群良好的发展态势。”张令峰告诉记者,为改善野外扬子鳄生存环境,安徽省生态修复核心栖息地263公顷,进一步扩大了野外扬子鳄适栖范围,同时加强对野外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在保护区全域开展野外巡护,年均累计巡护1.2万余次、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

  “目前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张令峰进一步介绍道,安徽省在做好扬子鳄野外种群保护复壮的同时,还不断加强扬子鳄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繁育设施的建设。”扬子鳄繁育中心目前建有饲养池73个,繁殖种群养殖塘口12处,年繁殖能力在1000条左右。“

  让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国家战略任务。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来看,2021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地省级专项督察,持续6年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长江禁捕”专项行动、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清风行动”“网盾行动”。

  “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大力支持下,安徽省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1.14亿元。”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夏炎告诉记者,省自然资源厅加快建设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一心是巢湖生态绿心,两屏是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四廊是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生态廊道)。2022年,安徽省出台实施《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布局了全省生态保护修复“9+3”重点任务和40项重大工程,将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优质生态空间本底。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提质增色。”席峰告诉记者,根据今年2月通过专家组论证的《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指南》安排,安徽接下来主要从生态系统多样性、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7个方面对各县区开展调查评估。“让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各类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多样性不断恢复。”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