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文章,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潘峰到会并介绍上半年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据了解,受疫情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等因素影响,4月份安徽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环比回落8.5个百分点。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工业经济迅速企稳回升;上半年,安徽规上工业增长5.6%,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位。
多数地区实现增长,重点城市支撑显著。上半年,安徽16个市中有13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8个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池州、六安、芜湖市分别增长13.6%、10.2%、10.1%,增速居全省前3位。合肥市规上工业增长4.5%,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5.4%。
行业发展总体回暖,优势产业贡献突出。随着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行业发展总体回暖。上半年,安徽全省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近7成。
中小微企业纾困企稳,企业预期明显向好。上半年,安徽省经信厅扎实推进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直达企业、清欠减负助企“轻松上阵”、“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等系列助企纾困工作,全力帮扶中小企业。上半年,省专精特新企业营收总额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总额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9.4%。
匹配指标支撑有力,发展后劲持续集聚。上半年,安徽工业用电增长8.2%,制造业用电增长8.8%,增速均居中部、长三角首位;工业企业发票开票额同比增长11%;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98户,较去年同期多增近400户。
总体上看,上半年安徽全省工业经济在经历阶段性下滑后,迅速反弹恢复,逐步企稳回升,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疫情短期冲击未消、市场需求依然不足、中小企业恢复偏慢、产业链供应链仍有堵点等困难问题,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下一步,安徽省经信部门将持续抓好运行监测、项目引育、数字赋能、助企纾困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全力以赴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