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press release

《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4月12日下午,《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省水利厅厅长王荣喜,省水利厅副厅长徐维国,省水利厅副厅长储涛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直播摘要
图文直播

355-236.jpg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

355-236汪晔宇.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文件精神,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省水利厅厅长王荣喜先生,来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同时出席发布会的是省水利厅副厅长徐维国先生和储涛先生,他们将同王厅长一起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王荣喜厅长做介绍。

王荣喜:

谢谢主持人。借这个机会,首先感谢新闻媒体各位朋友这些年来对安徽省水利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今天很高兴就《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落实打算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355-236王蓉西.jpg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王荣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节约保护、农村供水保障、河湖管理等工作,我省用全国占比2.61%的水资源量保障了全国占比4.24%人口的用水需求,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水利建设、河湖长制等多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为进一步发挥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经过科学论证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策,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融合发展,突出系统性,把系统思维涵盖到治水的全过程,提出加强水网与航运、现代农业、文旅、能源等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把被动应对水安全风险转向主动防控,通过协同高效的水利管理升级,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治理体系。二是强化项目为王,突出实操性,强调抓住国家推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战略机遇,梳理选取在建项目及建设需求迫切、基本契合当前国家投资方向的2027年前拟建重点项目,估算总投资6000多亿元,主要涉及水安全保障、水资源配置、民生水利、水生态保护、智慧水利等5个方面。三是加大改革创新,突出靶向性,盘活水利水电存量资产和水土资源,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市场化运营,有效实现资源资产变资金,通过试点探路、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不断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意见》明确了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到2025年,省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现代水网骨干工程格局基本形成,全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2027年,省、市、县三级水网建设协同有序推进,全省现代水网格局总体形成。水安全保障体系更加牢固,3级及以上堤防达标率及大中型水库水闸安全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水资源配置体系更加优化,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2%。民生水利保障体系更加坚实,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现农村24小时稳定供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水生态保护体系更加健康,水土保持率达到92%。智慧水利体系更加有效,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安徽水利现代化,省、市、县三级水网协同融合,基本实现江河安澜、河湖美丽、人水和谐。

《意见》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目标引领,科学谋划,靶向施策,对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构筑更加牢固的防洪安全体系、构筑更加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构筑更加坚实的民生水利保障体系、构筑更加完善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构筑更加有效的智慧水利体系、构筑更加科学的水利治理体系、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创新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梳理出重点工作任务20项,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具体抓手。

《意见》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强化宣传引导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关于安徽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新时代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推动《意见》落地见效。

汪晔宇:

谢谢王厅长的介绍。

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请问我省在省级现代化水网先导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安排?

355-236新华社.jpg

新华社记者提问

王荣喜:

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部署,2023年7月省政府批复实施《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3年9月我省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安徽省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印发实施,推进项目总投资超6000亿元,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安徽省现代水网骨干工程格局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水网协同有序推进。主要安排:一是通过实施流域防洪通道畅通、行蓄洪区建设、大中型水库、城市防洪排涝及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等工程,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二是通过建设重大引调水、骨干水源调蓄及区域水资源配置、大中型现代化灌区等工程,以及推进水网多元融合发展等措施,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三是通过推进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幸福河湖和水美乡村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措施,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四是推动全省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我们将聚焦“联网、补网、强链”,加强与国家水网衔接和省市县水网协同,加快建成淮干正峡段、王临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牛岭水库、引江济淮一期、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等重点工程,持续加快建设长江芜湖、安庆河段治理、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淮河流域重要和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凤凰山水库、引江济淮二期等重点工程,新开工长江铜陵、池州河段治理、淮干峡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巢湖防洪治理等重点工程,统筹加快长江干流安徽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淮河中游综合治理、江巷灌区、下浒山水库灌区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形成“纵横江河担纲、交错水系织目、湖库闸站系结”的安徽水网总体布局,加快建设“系统集成、多元融合、循环通畅、安全绿色、创新智能、调控自如”的安徽现代水网。

安徽日报记者:

请问水利部门如何增强水旱防御监测预报能力,为洪涝灾害防御提供有力支撑?

355-236日报.jpg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徐维国:

前瞻、及时、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赢现代防汛战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条件。下一步,我们将在两个方面着重发力。

355-236徐卫国.jpg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 徐维国

一方面,加快完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通过水利部门自建和共享气象部门数据资源,加快完善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形成“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大别山区、巢湖流域新建测雨雷达的参数率定和组网运用,进一步优化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系统,完善“天基”和“空基”第一道监测预警防线;二是进一步加密雨量监测站网,提升站点通信保障能力,消除降雨监测盲区,完善“落地雨”监测第二道防线;三是优化干支流水文站网布局,提升洪水实时监测、预警、预报的时效性,完善“洪水演进”监测预报第三道防线。

另一方面,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一是提升预报精准度。进一步研究暴雨洪水形成演进规律,运用水文气象耦合、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洪水预报模型,改进重要站点洪水预报方案,努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二是提升预警时效性。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预警发布机制,畅通预警发布渠道,精准预警发布对象,着力打通预警发送“最后一米”,努力实现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直达责任人。三是提升预演真实性。通过模拟雨、洪、险等实际场景,按照“总量—洪峰—过程—调度”链条进行推演,发现问题再不断修订、完善,提升实战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四是提升预案科学性。突出实用性、可操性,细化监测预报、会商预警、响应启动、应急处置等关键流程,把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分析透彻,提前落实好应对措施,确保预案实用管用。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去年12月,引江济淮工程成功进行了试调水,请问未来我们将如何依托引江济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对江淮之间、皖北地区开展常态化补水?

355-236广播.jpg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储涛:

引江济淮工程是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根据水利部2023年10月印发的《引江济淮工程水资源调度方案(试行)》,安徽水利厅负责组织实施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资源调度。下一步,安徽水利厅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江淮之间、皖北地区常态化补水工作。

355-236储涛.jpg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 储涛

一、科学编制调度计划:依据江淮之间、皖北地区水资源禀赋条件和不同行业对引调水的需求情况,组织受水区各地合理编报用水计划需求,科学编制并及时下达引调水工程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明确各地区、各行业的引调水用水指标和优先级。

二、开展工程联合调度:建立相对完善的引调水工程沿线水、雨、工情、取用水情况监测体系,加强信息共享,强化会商研判,适时开展工程联合调度,保障受水区城乡供水、航运、灌溉及生态用水需求。

三、强化安徽水网协同调度:启动引江济淮水资源调度规则研究,推进引江济淮工程与安徽水网融合调度,发挥大别山上游水库群、淠史杭灌区骨干渠系、巢湖及瓦埠湖等水利工程供水调水能力,不断提升水资源调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环境对水资源需求的适配性水平,进一步保障引江济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受水区用水安全。

四、大力加强调度保障:省水利厅组建了省级水资源调度工作专班,由省水文局、省水科院承担水资源调度技术支撑,组织实施引江济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强化取水、用水与调水数据融合,推进水资源调度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开展江淮之间、皖北地区常态化补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之声记者:

请问我省在全面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安排?

355-236安徽之声.jpg

安徽之声记者提问

徐维国:

2023年,省水利厅组织全省各地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供水工作获水利部通报表扬,位居全国第三。下一步,省水利厅将围绕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安徽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与改造,工程实施后,全省农村供水将呈现显著的“两升一降”(城乡一体供水人口比例大幅提升、单处工程规模大幅提升、分散供水工程大幅下降)。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受益比例达到95%。

二是持续实施农村供水“两大工程”。加快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以地表水水源替换现有皖北地区地下水源,在2023年底完成皖北13个县(区)地下水水源替换的基础上,到2025年再完成15个县(市、区)地下水水源替换,皖北6市28县(市、区)约3000万城乡居民全部喝上地表水,不喝地下水。持续实施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提升工程,通过“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农村饮水人口约2400万。

三是全面推行县域农村供水统一管理。以县(市、区)为单位,优先推行城乡供水统一管理,对暂无法实行城乡供水统一管理的,推行县域农村供水统一管理,通过建立或引进专业化供水统管企业,推进农村供水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维护。到2025年底前,有农村供水任务的98个县(市、区)中基本实现县域统管,农村饮水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安徽公共频道记者:

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提出要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请问水利部门如何加强监管?

355-236安徽公共频道记者.jpg

安徽公共频道记者提问

储涛:

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是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我省处于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三大战略叠加区,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大量开工建设,生产建设活动频繁,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繁重。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一是履职尽责严格监管。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严守生态红线。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涉及的相关单位和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从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在建项目全覆盖跟踪检查和验收抽查,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出台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有效管控农林开发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二是创新方式精准监管。健全以卫星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人为水土流失风险的跟踪预警。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机制,推动联动审批,落实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严格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优化服务差别监管。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要求,推进水土保持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实现“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落实开发区、城市建成区生产建设项目承诺制管理等便利政策。

汪晔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事关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欢迎记者朋友持续关注。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3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再见!

图片直播
会场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王荣喜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 徐维国
文件/相关政策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