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press release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这十年”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开放专场

8月25日上午9:30,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这十年”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开放专场在省行政中心1号楼西127新闻发布厅举行,请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方旭,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光,合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朱秋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直播摘要
图文直播

355-236会场.jpg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4场——对外开放专场。我们邀请到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方旭先生,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对外开放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先生,合肥海关副关长朱秋明先生,他们将一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我们先请方旭厅长介绍情况。

方旭:

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省商务厅,向各位媒体朋友对安徽商务经济特别是开放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方旭.jpg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方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安徽开放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深入安徽考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赋予了安徽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历史使命。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我省左右逢源、通江达海等优势,大力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全省商务经济总量实现了两大跨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总量由十年前的14位跃居全国第8位;进出口首次跨上千亿美元台阶,总量居全国第13位,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十年,是安徽开放发展赶超跨越、争先进位的十年。主要体现为三个“新”:一是对外贸易跨上新台阶。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2012年的393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07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千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1.8%,增幅居长三角第1位、中部第2位,总量提升至全国第13位、中部第2位。二是利用外资实现新提升。外商直接投资(FDI)由2012年的13.6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亿美元,年均增幅6.1%。十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40.5亿美元,目前已有8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设立了170家企业。三是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实际对外投资由2012年的5.5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5.2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0.7%,总量在全国位次从第15位提升至第11位。

这十年,是安徽开放平台能级跃升、日新月异的十年。重点推进三类开放平台:一是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全面启航。我们始终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突出“建机制、抓重点、抓关键”,紧扣定位、聚焦聚力、系统集成,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省26%的进出口、12.5%的利用外资、4%的新增注册企业,国家试点任务落地实施率达到80%,累计形成了80多项具有标杆性、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改革开放中充分彰显了牵引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高标准举办重大经贸活动。连续成功举办4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等重大经贸活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制造业大会发来贺信,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标定了大会新方位。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落户安徽,成为促进世界制造业高端交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精心组织参加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徽交易团成交额均居全国前列。三是高水平推进开放载体建设。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家,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2021年,合肥经开区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0、中西部第1;芜湖经开区排名全国第13、中西部地区第2。累计获批5个综合保税区、5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10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海关监管场所基本实现省域全覆盖。

这十年,是安徽对外贸易拓展提升、质效并进的十年。主要体现为三个“更加”:一是贸易主体更加壮大,全省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由2012年的5006家增加到2021年的10208家,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数量由48家增加到129家。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43.1%、6.4%,分别提高到2021年的61.7%、29.8%。二是贸易市场更加多元。组织开展“皖美制造·畅行全球”系列活动,巩固扩大欧美等传统市场,目前美国、欧盟、东盟是我省前三大贸易伙伴;加快开拓“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2021年对“一带一路”、RCEP市场占比分别达到25.9%、26.2%,我省已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三是贸易业态更加丰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层出涌现,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先后获批成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城市;100多家外贸企业使用和建设海外仓280多个;合肥经开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蚌埠市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新型易货贸易试点首单落地;全省累计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4个,总量居全国第6。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合肥市入选首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三批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合肥高新区、蜀山区、中国(合肥)声谷分别入选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全省134家企业、40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2021年入选企业数居全国第5、中部第1。

这十年,是安徽双向投资提质增效、活力迸发的十年。主要体现为三个“有力”:一是重大项目带动有力。十年来,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安徽新设外资企业3000多家,其中,投资总额过亿美元外资企业139家,包括蔚来、富士电机、信义光伏、康宁、大众安徽等知名企业;德国大众与江淮汽车合资设立江淮大众汽车纯电动车项目,是我省初始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新增1亿美元以上对外投资合作项目82个。二是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全省利用外资领域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覆盖到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由2.6亿美元提高到4.8亿美元,占全省比重由19.4%提高到26.1%,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稳定在70%左右。对外实际投资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获取新技术和整合市场资源转变,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企业由28家上升到73家。三是重要市场拓展有力。十年来,在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由61个增加到74个。对外投资目标市场由非洲、东南亚向欧美等高端市场拓展,我省在欧盟、北美设立境外皖企数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2021年的186个;全省对外投资额中超过四成投向“一带一路”。

这十年,是安徽开放环境持续改善、效能提升的十年。主要体现为“三个再提升”:一是贸易便利化水平再提升。建成运行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一键办结”,主要功能覆盖率100%。跨境贸易通关时间持续压缩,2021年,安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8.48小时、1.78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6.92%、79.47%。拥有7个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数量居中部第1。合肥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通以来,已覆盖18个国家,直达85个国际节点城市,累计开行超2500列,跑出了与众不同的“安徽速度”。二是投资自由化水平再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商务部门对外商投资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实施与更高开放水平相适应的信息报告制度;编制《安徽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安徽外商投资指引》,便利外资企业在皖投资兴业;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安徽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切实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三是服务精准化水平再提升。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一改两为五做到”,多次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外贸企业座谈会,先后出台关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及稳外贸稳外资、外贸提升三年行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对接RCEP、开发区创新发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等一系列开放政策,形成开放发展政策体系,为扩大对外开放营造更加良好环境。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深入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推动安徽高水平开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汪晔宇:

谢谢方厅长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安徽日报记者:

方厅长您好,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请简要介绍一下安徽省跨境电商这些年发展情况和特点。

355-236安徽日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方旭: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跨境电商是近年来外贸领域的“高频词”。近年来,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已经连续6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130.4亿元、增长48.2%,已经成为我省稳外贸的新增长点和生力军。呈现出“四个新突破”:

一是综合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2016年以来,我省先后获批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5个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在2021年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中,合肥、芜湖被评为“成效较好”,安庆被评为“成效初显”;马鞍山、宣城新获批国家级综试区,正根据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全省培育了14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各市运营及在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达40余个,形成多点布局、错位发展格局。

二是市场主体引育实现新突破。先后引入了考拉海购、菜鸟、宁波国际、天猫国际、一达通、谷歌、亿贝等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形成了慕晨国际、布诺太阳能、悠派护理等跨境电商交易额亿元以上企业、梵海国际等垂直精品独立站企业;带动了省轻工国贸、江淮汽车等传统企业创新转型;每年联合亚马逊、亿贝、连连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指导芜湖汽配、安庆望江童装、六安丁集婚纱等产业集群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三是跨境监管改革实现新突破。成功走通了“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业务,设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常态化推进“跨境电商+海外仓”,今年上半年,市场采购贸易叠加跨境电商报关单554票,货值3.24亿元。

四是产业生态打造实现新突破。建成跨境电商线上服务平台、全省跨境电商数据交换二级节点等信息化设施,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全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280多个,分布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我省主要出口市场。其中,近200个海外仓联动亚马逊、亿贝等跨境电商平台,近一半海外仓拥有WMS、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近50个海外仓配备了自动分拣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为更好服务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奠定扎实基础。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刘厅长您好,这十年,安徽外资一直在稳步增长,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外资企业一直愿意来安徽、留安徽呢?

355-236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提问.jpg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提问

刘光:

非常感谢您对外资工作的关心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外商投资吸引力。迄今为止,已有8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设立了170家企业。在皖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光.jpg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光

一是政策实,企业在皖投资信心足。在这十年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资发展的政策,真招实措助企纾困、壮大企业发展。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省级层面每年拨付3000万外资专项激励资金支持外资重点企业、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在皖发展。2021年,我们出台《安徽省享受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外资研发中心审核认定办法》。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新一轮外资专项激励资金的使用细则,将进一步降低申报门槛、提高针对性,更好地惠及外资企业。

二是服务优,企业在皖生产经营稳。我们建立了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联系帮扶机制,重点跟踪服务25个投资1亿美元以上重点企业和项目。建立省市县三级外商投诉处理机构161个,全力帮扶和解决企业各类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们对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重点外资企业外籍人员入境等问题实行“24小时响应”,全力稳定企业在皖经营。今年上半年,累计为70多家外资企业出具民生保供证明和重点民生保供供链企业证明,为50多家外资企业协调办理230多名外籍高管和技术人员来华邀请。

三是环境好,企业在皖发展潜力大。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商投资环境,省政府每年召开一场外资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连续多年编制《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安徽外商投资指引》,不断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今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我们对全省近千家外资企业进行问卷调研,92.1%的受访外资企业对我省营商环境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66.8%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2年的净利润预期保持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外资决策部署,以激发市场潜力、提振投资信心为出发点,以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以打造公开、透明外商投资环境为着力点,进一步稳定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实现我省利用外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

方厅长您好,“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已将近9年,请问我省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355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提问.jpg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提问

方旭: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安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抢抓“一带一路”开放机遇,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贸易、投资、项目”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推进“贸易畅通”。对“一带一路”进出口由2012年112.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277.1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0.6%,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9%。其中,出口额由93.6亿美元增长到199亿美元,年均增长9.9%;进口额由28亿美元增长到78.1亿美元,年均增长13.7%。笔记本电脑、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太阳能电池、汽车等安徽制造畅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二是深入推进“投资融通”。对“一带一路”投资合作覆盖到4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15.2亿美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3.6%,以中鼎集团、埃夫特为代表的投资并购企业达到73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省直接投资达到14.3亿美元。

三是深入推进“民心相通”。近年来,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项目稳步实施,中铁四局参与承建的雅万高铁、中铁建铜冠公司厄瓜多尔铜矿、阳光电源海外新能源电站等项目,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海螺水泥在“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设立了41个项目、11个实体工厂,成就了“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誉。安徽建工集团承建的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是目前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驻外外交机构,树立了安徽企业在海外良好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断优化贸易投资政策,持续巩固经贸合作基本盘,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高质量打造“小而美”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香港大公报记者:

刘厅长您好,刚才提到了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情况,请问自贸试验区作为我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在推进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上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355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jpg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刘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安徽自贸试验区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全面对标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学习借鉴国内先发地区自贸试验区经验做法,结合安徽实际,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大力推进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具体来说有三个“显著提升”:

一是跨境贸易便利度显著提升。制定出台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工作举措34条、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举措15条。拓展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监管试点,12家企业526项商品纳入试点清单。建设全省首个公用型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有效保障集成电路企业的设备运维服务。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试点,有效地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成本,整体退货时间压缩5-10天。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开展委外加工、集团保税、无感通关等试点,保税维修业态拓展至笔记本电脑全品类,高端机床设备、中高端消费品等保税展示交易业态取得突破。

二是外商投资便利度显著提升。深入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版),积极承接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下放权限,简化自贸试验区内外资项目核准办理程序,外资企业登记注册时限大幅压缩。推动建立省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围绕片区优势产业引进外资总部、功能性机构,蔚来总部、大众数字化销售中心相继落户。海立马瑞利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0个月。大众安徽项目于2021年7月动工建设,今年6月首台白车身正式下线。

三是金融服务便利度显著提升。用足用好国家外汇便利化6项试点,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439笔、涉及金额5.7亿美元;运用外债模式调整试点业务,为企业提升外债额度1.85亿美元;运用外债错币种政策,合计提款折25.4万美元。实施“信用报告”代替“合规证明”的企业上市服务新模式,企业办理时限从30天缩短到3天;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出外向型企业“双保贷”等多项金融创新产品,降低中小微外向型企业融资成本;建立科创企业贷投批量联动模式,试点银行累计授信102家次、授信总额2.7亿元。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

刘厅长您好,刚刚听了介绍,我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迅速。请问,在推动国家级经开区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355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提问.jpg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提问

刘光: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多年来,我们精心指导国家级经开区坚定开放平台定位,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的示范作用,围绕“三个强化”,加快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平台支撑。推动国家级经开区以“区中园”方式设立了中德、中韩等国际合作产业园,打造国际合作新载体,吸引入驻了德国大众、大陆、采埃孚、庞巴迪,意大利马瑞利、美国江森自控等一批世界500强及知名跨国公司。全省共获批5家综合保税区,其中有3家位于国家级经开区。合肥经开区获批中部唯一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二是强化交流合作。多次组织国家级经开区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推进对外交流合作。连续四年在北京举办中德(安徽)产业合作圆桌会,推介我省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深化对德合作交流。从开发区实际需求出发,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会同有关投资促进机构组织外商进园区考察对接活动。2021年,全省13家国家级经开区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10.3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量的56.2%。

三是强化考评引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引导开发区围绕扩大开放、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找准差距不足,精准锻长补短,加快创新提升步伐,不断提高综合发展水平。从2021年商务部考评结果看,我省6家国家级经开区在全国综合排名上升,其中合肥经开区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0位、中西部第1位;芜湖经开区综合排名全国第13位、中西部地区第2位。铜陵经开区、滁州经开区、马鞍山经开区全国综合排名大幅提升。为进一步突出对外开放,根据最新考评办法,国家级经开区外贸、外资等开放发展指标权重提高到36%,安徽拟升级国家级经开区的省级开发区开放发展指标权重更是提高到50%。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我省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发挥开放平台功能,加快提质扩量增效,助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安徽公共频道记者:

朱关长您好,我们知道和外贸规模相比,我们现在更看重外贸发展的质量。请问从统计数据来看,十年来安徽外贸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外贸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355安徽公共频道记者提问.jpg

安徽公共频道记者提问

朱秋明: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为安徽开放发展定向领航,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全省外向型企业共同努力,十年期间安徽外贸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突出体现在量质齐升和结构优化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合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朱秋明.jpg

合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 朱秋明

一是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十年来,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从2012年的2480.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6920.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达12.1%。分别在2014年、2018年、2020年、2021年突破3000亿元、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和6000亿元。去年安徽外贸增速为26.8%,为十年间最高增速。

二是外贸结构更趋优化。十年来,我省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从出口商品看,去年我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1.7%、29.8%,十年间提升了19.6个百分点、23.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15%,降低了14.2个百分点。

三是贸易伙伴多元发展。十年间,我省与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贸易伙伴的地位稳固,2012年与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327.8亿元、310亿元和145.3亿元,合计占全省外贸总值31.6%,去年与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907.6亿元、899.9亿元和444.1亿元,合计占全省外贸总值32.6%。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开拓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与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占外贸总值的33.1%。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2013年的753.3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790.1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25.9%。

四是外贸主体活力更强。2021年,安徽省有外贸实绩企业达到了10208家,十年间增长2倍。其中。进出口超1亿元的企业从440家增长到824家,增长87.3%。从市场主体看,民营企业为第一大外贸主体,近2年进出口规模占全省外贸比重均超5成。

市场星报记者:

朱关长您好,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意识到物流通道对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作用。请问合肥海关在支持安徽口岸打造“水、铁、空”物流大通道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355市场星报记者提问.jpg

市场星报记者提问

朱秋明:

谢谢你的提问。合肥海关围绕海关总署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力支持安徽省“水、铁、空”三路竞相发力,着力打造安徽口岸“立体”物流,有力促进安徽外贸物流大通道跨越式发展。

一是充分释放长江“黄金水道”货运潜力。联合上海海关,推动省港航集团与上港集团协作,于2021年3月启动洋山—芜湖“联动接卸”监管作业模式,并于今年将其复制推广到合肥港,成功引导省内集装箱运输实现“弃陆改水”转变,企业每标箱货物国内段运输成本降低30%、通关时间平均节约50%;对接上海洋山港、外港,推广“离港确认”监管模式至全省全部7个水运口岸,节约货物转关办理时间1-2天;全面推广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监管改革,免去港区堆存和两次吊装等环节,实现“零延迟、零等待”,相比传统模式分别节约整体通关时间8-11小时和5-7小时。

二是多点发力支持中欧班列扩量增效。支持合肥中欧班列枢纽点建设,组货面扩大至江浙沪等其他长三角省市;支持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采用“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通关模式保障“跨境电商+合肥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促进我省产品、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的跨境电商出口;推广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改革,试点国内段运费不计入货物完税价格,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今年以来,合肥中欧班列共计发运509列,发运标箱4.2万个,货值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7%、54.6%、54.7%。

三是支持合肥新桥机场打造区域航空枢纽及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推动新桥机场危化品监管作业场所建设,全力维护合肥战新产业重要原材料——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供应稳定,缩短货物入库时间3-5天;积极做好新增货运航线开通前风险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监管保障措施,全力保障货运航线开通、航班加密,疫情发生以来,在美国线、越南线基础上,先后助力合肥——伦敦、合肥——首尔、合肥——大阪往返航线顺利通航。

安徽法制报记者:

朱关长您好,请问十年来综合保税区这一开放平台在安徽外贸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合肥海关在推动综合保税区提升开放能级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效?

355安徽法制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法制报记者提问

朱秋明:

谢谢你的提问。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开放区域,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十年来,我省综保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5个综保区,数量位居中部省份第二。今年前7个月,综保区进出口值789.9亿元,同比增长30.2%,高于全省外贸进出口增幅13.7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7.9%,对我省外贸增长贡献率为29.3%。合肥海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推动我省综保区提升开放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支持综保区申建和发展。十年来,合肥海关积极支持我省申建设立合肥、马鞍山、安庆综保区,支持芜湖、合肥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保区;持续跟进合肥空港综保区、蚌埠综保区申建;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开放口岸、指定监管场地等联动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和叠加效应。

二是强化区内主体培育。优化信用管理,直接赋予综保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海关最高信用等级,享受通关便利;积极推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和企业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等政策落地生效,2021年为企业减轻税负近千万元;区内企业应用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内销货值5428万元,节省关税超374万元;支持区内加工制造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2021年累计加工产值4.17亿元。

三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探索推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统筹发展。联合制定综保区保税维修监管方案,指导企业将保税维修范围从电脑主板扩大到显示屏、内存、主机等;加强平台联动畅通物流链,通过“关区一体化”模式,实现中欧班列和综保区高效联动;开展外发加工改革试点,支持联宝电子将部分产品外发至区外联宝电器生产,解决区内产能不足问题;开展合肥经开区综税区“无感通关”监管模式创新,提高货物进出区通行速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每车每票可节省物流成本50~90元,截至目前节约相关费用约420余万元。

汪晔宇: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图片直播
会场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方旭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光
文件/相关政策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