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press release

“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健康口腔行动”政策解读

6月1日下午3:00,省政府新闻办在省行政中心1号楼西127新闻发布厅召开“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健康口腔行动”政策解读,请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振宇、安医大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何家才、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张志宏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直播摘要
图文直播

366235会场.jpg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主题是“健康口腔行动”政策解读,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振宇、安医大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何家才、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张志宏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下面有请陶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陶仪声: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陶仪声.jpg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 陶仪声

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身心健康、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维护群众口腔健康,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工作,聚焦口腔诊疗的突出问题,把健康口腔行动作为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和健康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好、安全感更高。为此,郑栅洁书记专门作出批示,王清宪省长、刘惠常务副省长也都作出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补齐口腔健康领域短板,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举措。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委编办、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医保等省直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医疗保障不足,医疗资源不足不优,群众就医体验不佳等看牙“贵、难、烦”问题,研究制定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提出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政策支持。

在目标任务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2022-2025年工作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围绕看牙“贵”、医疗保障不足,提出将我省医保不予支付,但沪苏浙地区医保可支付的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2022年底前,纳入集采的口腔种植体系统耗材价格下降30%以上;动态调整口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围绕看牙“难”、医疗资源不足不优,提出增加口腔医疗资源供给,2025年底前,安徽省口腔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实现规模翻番,16个市、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均设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扩大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口腔科规模,增加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和牙椅数。

围绕看牙“烦”、诊疗质量不高、群众就医体验不佳,提出2025年底前,安徽省口腔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成省级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加强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将社会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控体系。

在工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围绕6个方面提出14项举措。

一是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实施年度安徽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建立健全牙病预防体系,推广健康口腔进校园活动。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

二是加大医保支付力度。对标沪苏浙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我省医保支付范围。启动口腔种植体系统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种植体耗材成本。动态调整口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三是优化群众就医流程。实行弹性分时段诊疗,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实施“无假日”门诊,实行弹性排班,方便患者诊疗。改变传统诊疗模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线上便捷服务。

四是加大优质资源扩容。扩建安徽省口腔医院、合肥市口腔医院,打造区域口腔诊疗中心;建成3家省级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加强市县口腔专科医院建设;大力建设口腔医联体,构建口腔专科医院、三级医院口腔科对口帮扶机制。到2025年底前,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全部单独设置口腔科,全省牙椅数达到16000张。

五是加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增加医学院校口腔专业招生人数,加强口腔专业人员保障。每年推广口腔适宜技术不少于5项,2022年重点推广现代根管治疗、牙周规范化治疗等7项适宜技术。2025年底前,建成省级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省市县三级远程诊疗中心。加大口腔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每年全省培训市县口腔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0人、基层口腔医护人员不少于200人。

六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适时实行口腔诊所备案管理。2022年,联合相关部门针对“诱导消费”、过度诊疗等社会反映强烈的不规范口腔诊疗行为进行整治。加强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不断提升口腔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在政策支持方面,《实施方案》围绕完善规划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定向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支持措施。

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对照学习沪苏浙,制定实施《安徽省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2022—2025年)》,扩大优质口腔医疗资源供给,促进合理配置、均衡布局。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2022—2025年,全省将筹集资金10.9亿元,用于支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新建口腔科或新增牙椅、口腔医院及省级数字口腔诊疗中心建设等,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补短板惠民生的积极作用,分配专项债额度用于支持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建设。2022年7月1日起,全省实施统一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参保职工符合规定的口腔诊疗等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

三是实施定向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口腔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职口腔医师数量。

各位媒体朋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健康口腔行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进。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传播优势,对健康口腔行动进行深度解读和广泛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关心口腔健康、支持口腔健康,并监督推动各项健康口腔行动举措落到实处,真正把这件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最后,我借此机会,对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卫生健康工作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

汪晔宇:

谢谢陶主任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央广网记者:

陶主任您好,请问健康口腔行动对我省口腔医疗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哪些具体的目标?

央广网记者提问.jpg

央广网记者提问

陶仪声:

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严格按照健康口腔行动要求,清单化、闭环式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加快补齐口腔健康发展短板,完善优化口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不断增强群众口腔诊疗的获得感、幸福感。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聚力推进:

一是加快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建设。扩建安徽省口腔医院和合肥市口腔医院,2025年底前实现规模翻番;建成蚌埠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和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口腔医院;16个市均设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其中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5市达到三级医院标准;临泉、太和、颍上、利辛、阜南、涡阳、蒙城、萧县均至少建成1所公立口腔专科医院。

二是加强综合公立医院口腔科建设。扩大现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规模,2025年底前,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单独设置口腔科,牙椅数较2021年增加20%;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口腔科并配备专职口腔医师。

三是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国家层面统一部署,适时实行口腔诊所备案管理。

四是加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口腔专业人才,提高本科以上学历及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增加医学院校口腔专业招生人数,提高毕业生留皖就业率。优化口腔医师招聘流程,强化薪酬激励,实现进得来、留得住。

五是加强口腔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智慧口腔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各类线上便捷服务。2025年底前,建成省级数字化口腔诊疗中心,实现数字化口内扫描、设计、制作和3D打印,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安徽日报记者:

吴主任您好,健康口腔行动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请问在加强健康口腔行动宣传教育方面,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吴振宇:

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公众健康问题最经济、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之一。围绕落实口腔健康行动,我们将通过做到“五个一批”,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口腔行动”的良好氛围。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振宇.jpg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吴振宇

一是刊发一批“健康口腔行动”新闻报道。对接权威主流媒体,主动策划选题,挖掘新闻线索,持续推出“健康口腔行动”系列报道和专家访谈等。

二是开设一批“健康口腔行动”专题专栏。在各级卫生健康委和医疗卫生机构门户网站、新媒体账号开设“健康口腔行动”专栏、专题等,动态集纳相关报道,推广典型经验,普及口腔科普知识。

三是组织一批“健康口腔行动”宣教活动。广泛开展口腔健康知识讲座,推动口腔卫生保健健康知识进幼儿园、进学校、进社区等。开展“全国爱牙日”等主题健康科普活动,为群众免费提供口腔健康检查等服务,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

四是制作一批“健康口腔行动”科普作品。以《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为基础,开发面向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健康口腔行动”健康科普作品。根据窝沟封闭、牙齿矫正、科学用氟等主题制作系列健康短视频、动漫、图文等,通过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矩阵传播推送。

五是打造一批“健康口腔行动”电视节目。邀请口腔专家走进电视节目,讲述健康口腔知识,制作以“口腔健康”为主题的科普节目和公益广告,并通过电视、地铁、公交、微信、微博等多渠道滚动播放。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

何院长您好,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可以说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请您介绍一下口腔疾病与其他疾病关系。另外,常见的牙齿缺失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提问.jpg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提问

何家才: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孕妇的重症牙周炎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口腔内的残冠、残根,可能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病灶牙可能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如糖尿病患者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艾滋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口腔病损,发生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安医大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何家才.jpg

安医大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 何家才

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有利于促进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洁治(洗牙)等。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天要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早期的牙龈炎通过洁治和有效刷牙可治愈。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一旦出现口腔疾病,要及时治疗。

牙齿缺失的现象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多见。如果牙齿缺失后不能及时进行修复,有可能对自身造成危害:一是影响面部美观。出现牙齿缺失的情况后,可能会对个人的面部美观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还有可能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因此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语言发音功能。二是引发口腔疾病。牙齿缺失可导致邻牙出现倾斜移位和对颌牙出现伸长的现象,甚至出现咬合创伤、牙周炎等。三是影响咀嚼功能。当个别牙齿缺失后,咀嚼效率随之降低或丧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他疾病。

安徽商报记者:

张主任您好,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请问我们该如何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安徽商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商报记者提问

张志宏:

良好的口腔健康状态及行为,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咬合关系。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有利于全身的生长发育,同时,还有利于发音及正常的心理健康。

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张志宏.jpg

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 张志宏

促进儿童口腔健康,一是加强宣教,普及口腔保健知识。临床医师在口腔检查、治疗的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加强口腔健康知识传播,提高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家长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学龄儿童的健康教育应当将口腔健康纳入教育内容中,促进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建立。以9·20“全国爱牙日”为契机,将口腔健康教育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充分发挥口腔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技术指导作用,口腔临床医师要合理借助各种平台(广播、电视、网络、学校等)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二是定期检查。通过加大社会口腔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更方便及时地为群众提供定期口腔检查,防患于未然,提高百姓的健康指数,临床医师在口腔检查的同时向儿童宣传示范口腔保健常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和龋病的防治知识,促进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

三是做好预防。指导家长帮助儿童进行菌斑控制,推广含氟牙膏的使用;采取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适宜技术预防儿童龋病;对早期龋进行充填治疗。

汪晔宇: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图片直播
会场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陶仪声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吴振宇
文件/相关政策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