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发布会
深化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03月07日 作者: 稿源:省政府新闻办

355-236.jpg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

355-236w.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这是“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我们邀请到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先生,来向大家介绍深化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点安排情况。同时出席发布会是: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柯文斌先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晓阳先生,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先生,他们将一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冯厅长作主发布。

冯克金: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355-236f.jpg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冯克金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我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有关情况。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省之要。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承担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的重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必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大力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1.5%,新开工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6个,其中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技改投资增长21.3%,居全国第5、长三角第1、中部第2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36户,比上年同期多增318户,创十年新高;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56家,超历年总和;汽车产量17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2.7万辆,均创历史新高;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2.2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宏伟目标,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明确了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战略任务,未来五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是坚定扩总量,壮大制造业整体实力。围绕加快打造“4+10”万千亿产业,努力实现“翻番”目标,即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达到6.5万亿元左右;2027年比2022年翻一番,达到8.5万亿元左右。

二是着力提质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6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00家。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坚定不移走低碳发展、绿色制造、集约循环之路,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5%和18%以上。

三是持续增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推动企业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

2023年,全省经信系统将围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组织开展工业稳增长、优势产业壮大、数字赋能、优质企业引育、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质量提升、绿色发展、降本增效“八大行动”。

一是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持续深入实施包保服务、要素对接、政策落地、升规纳统、助企解难五项行动。常态化、点对点开展企业走访帮扶,以实际行动抓好工业稳增长。组织开展对接活动,有效调动产业、科技、金融等多部门力量,推动原料、用工、金融、科技等要素无缝对接。抓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落实,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免申即享”,确保项目资金尽早直达基层、直补企业,不断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加强规模企业培育,对续建、新建、谋划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持续发挥经信部门熟悉产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及时梳理影响项目建设卡点、企业要素保障难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堵点等,省市县三级完善办理清单台账,清单式、闭环式推进落实。

二是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聚焦产业发展,统筹锻长板、强链条、增动能,推动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着力打造万千亿产业体系锻长板。落实制造业倍增计划,推动装备制造业营收向万亿元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增长20%以上。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强链条。坚持一市一策、一链一策,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一批链主企业,打造“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动能。统筹推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把制造业投资作为主攻方向,紧盯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和落地。扩大技改项目投资,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以上。

三是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典型示范园区20个,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家,推广工业机器人1万台,争创一批国家级典型示范。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坚持“建平台、用平台”相互促进,实现3万家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和改造,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3万个以上。深入实施“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力争“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过2100家、营收达到3000亿元。

四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引育行动。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民营龙头企业倍增行动,争取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0家以上、冠军企业10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支持各地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总部等,培育更多百亿企业、千亿企业。

五是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紧扣“产业+科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推动国家玻璃新材料、智能语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营,培育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0个以上。不断促进协同创新。制定发布“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目录”,完善“企业出题、能者答题、市场阅卷”产学研协同攻关方式,实施100个以上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技术转化推广。完善升级“三首”政策引导和示范应用体系,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340个以上,加大政府采购和市场化推广力度,推动工业领域场景开放创新,使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在工业领域首发首用、迭代升级。

六是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打造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优势,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0个、省级新产品500个以上、“安徽工业精品”100个以上,“三品”示范企业100家以上。支持企业每年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支持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全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

七是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聚焦重点耗能行业,开展工业能效提升行动,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新增“两高”项目审批,依法依规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优化全省铸造产能配置。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家、省绿色工厂8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左右、绿色设计产品50个左右。

八是实施降本增效行动。坚持降成本、抓改革、强管理多管齐下,持续提高行业及企业效益水平。出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若干措施》,鼓励企业大力开拓市场,强化要素保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供给侧提质。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办法。持续扩大“亩均英雄贷”覆盖面,发放“亩均英雄贷”2000亿元以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不断开创制造强省建设新局面,为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安徽贡献!

谢谢大家!

汪晔宇:

谢谢冯厅长的介绍。

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亩均效益评价,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挂钩政策,全面推开占地5亩以上的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请问,下一步,我省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355-236ag.jpg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柯文斌:

谢谢您的提问!2022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力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亩均效益评价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协调抓总作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改革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革获2022年度安徽“十大新闻”,改革创新成果获2022年中国管理科学奖管理促进奖,“亩均论英雄”改革经验做法受到央视、《金融时报》关注报道,《安徽政务交流》专刊推介。

355-236k.jpg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柯文斌

2023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集约节约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围绕《2023年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要求,持续拓展评价对象范围,分阶段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评价。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与统计、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对接,指导各地做好指标评价工作。选树效益标杆,发布分行业、分领域“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园区”评选工作。

二是健全差别化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财政、土地、水电气、金融等差别化政策,加强政策落实跟踪评估,推动省有关单位进一步出台完善差别化政策措施。大力推广“亩均英雄贷”,力争全年金融机构发放“亩均英雄贷”2000亿元以上。对亩均效益A、B类企业在人才职称申报、生活服务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探索推广“政聘企培”人才引育用留模式。

三是创新企业服务体系。指导“亩均论英雄”改革服务联盟,从产业研究、企业诊断、数字化改造、金融服务等方面整合资源服务改革工作。推动亩均效益评价与企业管理提升行动相结合,逐步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在省政府督查激励、财政奖补、金融、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发挥省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运用改革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加强数字化管理,提升政府服务产业水平。

四是推动改革工作升级。按照边开展、边总结、边提升的工作思路,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年度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加强改革实践总结,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密切关注先进地区改革政策,吸收各地有效经验做法,适时出台我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升级版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全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拓展评价对象范围,全面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挂钩机制,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安徽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请问下一步我省如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355-236ar.jpg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冯克金: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之一,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助推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我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策》,对下一步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我们将按照分行业、分区域、选龙头、树典型、重引导、强覆盖的思路,以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降本增效为目标,加快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坚持分类推进,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园区、行业、平台五个角度,按照五条路径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二是突出示范带动,通过比选,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省级示范园区。三是强化企业主体,将数字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数字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四是聚合社会力量,突出市场逻辑、资本力量,通过贷款贴息、融资租赁、风险补偿、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通过以上举措,到2025年,实现全省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60个以上,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60个,实施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300个,新增“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00个以上,推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入全国前列,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安徽新闻联播记者:

首台套政策深受企业欢迎,执行3年来有哪些显著成效,2023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评定相较以前有哪些变化?

355-236lb.jpg

安徽新闻联播记者提问

柯文斌:

首台套政策执行三年来,共培育了728台套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装备尖兵”。如:中电科38所发布全球首台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纯源科技的超级类金刚石纯离子真空镀膜装备为国内首创,全色光显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若森智能的宽带卫星通信设备等12款产品保障冬奥会。同时,“三首”政策还培育壮大了一批创新主体,如:皖仪科技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精密仪器专业供应商,芯碁微电子已经发展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并成功上市。

随着“双招双引”等产业政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在安徽落地投产,为进一步发挥首台套政策作用,更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11月我厅修订了《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评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定和奖补分离。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定和奖补分开执行,区分报审材料。二是评定时间和次数。由以前的每年组织申报评定两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调整为每年按季度组评4次,相对固定申报和评定时间。修订后《办法》相较以前,简化了申报材料、增加了评定频次,企业申报更加及时便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下一步,我厅将持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政策宣贯力度,跟进为企业做好服务,发挥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助力我省重大技术装备走向高端化。

人民网记者:

据我们了解,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成绩亮眼,在刚才您提到的“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中也点到了光伏产业。能否请您再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355-236rm.jpg

人民网记者提问

柯文斌:

感谢您对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在2021年,我省就出台了指导光伏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年营收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制造强省、民营经济等政策措施,先后支持了28个光伏领域技术改造、重点产学研合作等项目获得政策资金,总金额近3800万元。培育推荐了省内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名单,3家企业、3个项目入选国家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公示名单,入选数均位居全国第三位。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累计培育光伏领域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政策支持引导、重大项目带动和市场需求牵引下,2019-2021年,全省光伏制造业营收规模从400多亿元增长到近900亿元,年均增长近50%。2022年,全省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首次跨上千亿台阶,达到1954.9亿元,同比增长近120%,提前一年完成了我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营收翻番的主要目标。在主要产品方面,全省光伏玻璃日融化量达到4.2万吨,产能占全国57%;电池、组件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超28GW、66GW,均创历史新高;逆变器出货量约80GW,继续保持全球前列。可以说,我省光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太阳能光伏这一重点产业链,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梳理光伏产业“一链一策”支持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产业发展优势。力争到2027年,全省光伏产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4000亿元。

新华财经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我想请省科技厅领导介绍一下,今年我省在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和行动?

355-236x.jpg

新华财经记者提问

杨晓阳:

十分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去年,省委、省政府研究印发了《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行动方案》,今年,我们省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强化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推进机制,确保方案任务落地见效。

355-236y.jpg

安徽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 杨晓阳

一是建强成果对接交易平台。运用市场逻辑、发挥资本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加强部门协调,高标准办好2023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加速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落地转化。提升“羚羊”工业互联网科产平台,建设虚拟研发机构,在全国率先构建数字化手段开展科研新模式。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和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成果和“羚羊”平台数据共享。做强安徽科技大市场,会同各市举办“双创汇”,周周有活动,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对接。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工作。

二是建强成果转化孵化载体。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备案一批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鼓励中试基地积极承接中试项目。按照达标即准原则,支持建设高质量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开发园区创办专业孵化器,大力支持专业孵化器建设。推动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赛事。

三是助力“科大硅谷”建设。推动省内外平台、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向“科大硅谷”集聚,辐射带动全省科技创新。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高新区在“科大硅谷”核心区建设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积极争取科技部对“科大硅谷”建设指导支持。

中安在线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请问省科技厅领导,今年我省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355-236z.jpg

中安在线记者提问

杨晓阳: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目前分别位居全国第8、第9位,但和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距党的二十大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的要求相比也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将围绕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建设行动。从创新条件、研发成果、创新带动等维度,研究制定省科技领军企业标准,计划2023年遴选培育10家左右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相关场景设计,开展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塑造更多平台型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完善上市后备企业推荐、筛选、培育等工作机制,开展“高企上市直通车”活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及区域股权市场挂牌。

二是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优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链接创新资源。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批次,由原来一年2次增加为一年3次。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果及时通报机制。各市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批次调整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质量,绝不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

三是启动实施规上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鼓励各地建立企业“双链融合专员”制度,遴选一批有一定科研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链融合专员”担任“科技总监”,帮助企业凝练技术需求,解决技术难题。实施“惠企政策送万企”活动,分批开展政策宣讲。建立倒逼机制,将企业有无研发活动、研发机构作为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的必要条件。各市要认真做好“清零”企业摸排和情况分析, 抓紧制定常态化服务企业方案,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安徽商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造方式,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还将通过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355-236as.jpg

安徽商报记者提问

汪恭文: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变革,是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下一步,我们将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提升建筑品质,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

355-236ww.jpg

安徽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 汪恭文

压实主体责任,拓展市场需求。一是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对于发展滞后的地市,督促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尽快补齐全省发展短板。二是坚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分区域、分类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三是加强对各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考核督查,跟踪问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全力保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要素保障。一是督促各地市在土地出让或划拨时,应明确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确定的装配式建筑等相关要求,从源头上进行管控。二是统筹利用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财政专项资金,积极引领项目示范、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修编相关标准等。三是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投融资支持,鼓励相关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

延链补链强链,培育产业集群。一是培育和支持本地企业,同时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补齐、壮大、拓展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运输、装配全产业链,加强产业协同。二是今年将开展第四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不断整合产业链资源,成立装配式建筑行业组织,培育皖北、沿江、省会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围绕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科技创新,培育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抢占新兴赛道。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同。一是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简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普及装配式建筑知识。二是组织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等,加强培训宣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三是引导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社会机构通过会展、科普活动、教学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建筑产业化的认可度。

汪晔宇: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