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发布会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这十年”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场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作者: 稿源:省政府新闻办

355-236会场.jpg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5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场。我们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女士,向大家介绍安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和成效,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出席发布会的是: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先生,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高俊文先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黄河清先生。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首先,我们请陈军主任介绍情况。

陈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亲自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8月20日,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围绕合肥座谈会精神再学习、再领会、再研究、再落实。就在上周的8月16日—17日,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顺利召开,达成了八个方面共识,签署了八个合作协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重大事项,成果丰硕。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jpg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陈军

回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特别是2012年以来这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安徽从长三角的“旁听生”变成了“插班生”再到“正式生”,在其中得到了很多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国之大者”,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一盘棋”的意识牢固树立,“同心圆”的成效更加彰显,超千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近万亿合作项目来皖落地实施。今年上半年,安徽经济总量占长三角比重达到16.21%,分别比2018年和2020年同期提高2个和0.36个百分点。下面,我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充分发挥创新活跃强劲优势,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遵照总书记“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合肥、上海张江“两心”同创,加快推进19项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中国科大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高水平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谋划建设“科大硅谷”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750.2亿元,增长25.6%,发明专利授权量1.29万件,增长12.6%,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5.9万件,增长23.3%。

第二,充分发挥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共同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遵照总书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重要指示,开展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服务业锻长补短全面推进,今年夏粮产量居全国第3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居长三角第1位。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推进“双招双引”,上半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058个,实际到位资金5243.8亿元、增长23.1%,占全省比重57.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着力打造产业合作载体,提质升级皖北集聚区“6+2+N”产业承接平台,牵头壮大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和6个示范园区,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第三,充分发挥生态资源良好优势,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遵照总书记“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重要指示,不断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协同推进跨界水体保护,加快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新安江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共抓长江大保护,开展“十年禁渔”跨区域联合执法,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87.5%,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野生江豚群嬉景观再现。大力构筑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条生态廊道和皖西、皖南两大生态屏障,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加快实施“五大森林”行动,上半年完成人工造林14.2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农田防护林网建设50万亩。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56个、新创建110个。六安市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顺利投运,首次实现我国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全链条技术贯通,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第四,充分发挥内陆腹地广阔的优势,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遵照总书记“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重要指示,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推深做实“一改两为五做到”,省级政府透明指数位居全国第3,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牵头成立长三角、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超过2500列。共同组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各片区战略合作,上半年自贸区进出口总额增长28.5%。积极对接上海金融资源,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皖企16家,位居全国第7,设立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合肥、皖北(蚌埠)、皖南(黄山)、皖西南(安庆)4个分中心。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高铁运营总里程位居全国前列,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快构建,合新高铁、滁宁城际、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世纪工程年内将实现江水北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给安徽的科创、产业、生态、开放等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利好,同时也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引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优质资源,合作共建国家儿童、创伤、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与浙江大学推进省校全面战略合作。职工医保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通道全面开通,身份证、驾驶证等37类高频电子证照互认通用,138个应用场景实现“一网通办”。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与沪苏浙精准对接、等高对接、全域对接,更主动靠上去,更积极融进去,让“一体化”的合力越来越强、“高质量”的成色越来越足,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汪晔宇:

谢谢陈主任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陈主任您好,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期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安徽近两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

355-236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jpg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陈军:

好的,感谢您的提问。2020年8月20日,总书记在合肥亲自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提出“三大使命”“七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您说的“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并要求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全面对接,成功争取国家相继出台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24条”支持政策、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等政策“大礼包”。为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红利,着力促进我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我们抢抓机遇,一方面,系统制定皖北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政策,出台皖北“新十条”,启动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实施结对合作帮扶安徽工作方案及年度计划,加快推动皖北各市落实结对帮扶共建园区等重点任务,上海闵行与淮南、上海松江与六安、上海奉贤与亳州、南京与滁州、杭州与宿州、宁波与蚌埠已分别印发结对城市帮扶方案。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皖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速增效,出台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省市联动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对外联通通道工程,金安通用机场开工,岳武高速东延线、德上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三大使命”“七项任务”,聚焦不断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推深做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全面推进六安与上海对口合作,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安徽日报记者:

黄巡您好,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围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与沪苏浙协同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355安徽日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黄河清: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安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一体化将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安徽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黄河清.jpg

安徽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 黄河清

一是一体化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与沪苏浙联合制定《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协同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印发实施我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实施方案,在联合攻关、国际合作、专家共享、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沪苏浙加强联手联动,拓展了创新合作新空间。

二是一体化加强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共建。与沪苏浙共同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与沪苏浙相关单位加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关键零部件联合研制。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组建安徽中心。支持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合肥智慧农业谷、荃银高科、海螺集团等与沪苏浙创新主体共建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和3家省创新联合体。

三是一体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在科技部的牵头指导下,与沪苏浙共同制定长三角联合攻关合作机制、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安徽省连续三年共实施63项省级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省财政支持经费3632万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亿元。安徽见行科技和中科院南京天文所联合研发的检测系统在郭守敬望远镜实现应用,中国电科38所与浙江省冶金研究院等单位成功研发的低残留物助焊剂,填补了国内高端微电子封装用助焊剂的空白。

四是一体化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支撑能力。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着力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在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上设立长三角展区,展示长三角联合攻关成果86项。共同举办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2021年发布我省企业技术需求352项,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49项。支持马鞍山市开展首批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与江苏率先建立南京都市圈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制度,探索建立人才流动新机制。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席厅长您好,在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的十年里,安徽省在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和贡献?

355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提问.jpg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提问

席峰: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改善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屏障、发挥生态优势,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峰.jpg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席峰

一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年来,我们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空气、水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让百姓感受到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4.6%,地表水总体水质优良比例83.5%,劣Ⅴ类断面比例为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90%。这些重大进展,不仅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明显改善贡献了安徽力量,更是赢得了全社会赞誉。2021年,我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3.4%,连创历史新高。

二是着力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解决。2017年以来,三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96个,已整改238个;转办信访件10078件,已办结10032件;四批国家警示片披露问题69个,已整改52个;省级督察交办问题2778个,已完成整改2307个;转办信访件13871件,已办结13855件。马鞍山薛家洼、安庆江豚保护区、池州升金湖保护区、环巢湖湿地等整改正面案例,被中央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很多好做法在全国推广。这些突出问题的整改,不仅为长三角区域污染治理提供了支撑,更是夯实了长三角绿色底色。

三是筑牢区域生态屏障提升生态优势。十年来,我们坚持共抓大保护,强力推进长江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2021年,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92.7%,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持续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黄山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水质优良比例始终保持100%,每年向浙江送去70亿立方米好水。十年来,我们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加快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22%,超过区域生态状况良好的国际公认水平(30%),支撑长三角生态屏障的作用更加明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好,长江刀鲚资源密度显著上升,安庆段江豚种群数量由2015年130头左右上升到2021年200头左右,巢湖已成为东方白鹳的稳定越冬点,越来越多河湖恢复生命、重现生机、绽放美丽。

安徽商报记者:

高巡您好,请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来,我省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补齐民生短板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355-236安徽商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商报记者提问

高俊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来,省卫生健康委深刻认识到健康长三角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这个关键,不断推动医疗资源共享,补齐民生短板。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高俊文.jpg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高俊文

一是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从医疗服务均质发展、公共卫生一体化、中医药创新、健康科技创新、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综合执法监督联动协调等六个方面整体推进一体化发展,推动建设标准规范统一、信息互联互通、服务便利有序、医学科技发达的健康长三角。

二是搭建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以院际项目合作为依托,以政策保障为支撑,以柔性引进医学人才为主要形式,在上海举办长三角医学专家支持“健康安徽”建设对接会,公开发布安徽省卫生医疗人才需求信息及有关人才政策,引导省内医疗机构与沪苏浙医院开展合作,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2019年以来,累计合作办院或设立分院9个,成立省级专科联盟109个,组建医联体280个,引进363个专家团队。

三是引进优质医疗资源。积极对接沪苏浙高水平医院,与省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创伤区域医疗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具备试运营条件,复旦儿科医院在我省现已开展100项新技术新项目,上海六院开通了“省立医院-上海六院”创伤直通车系列论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计划今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浙大二院派驻12名医务和行政骨干开设浙大二院门诊专区。国家中医、消化系统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正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第四批项目名单,此外在妇产、精神、眼耳鼻喉等领域也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持续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积极推动引进更多高水平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让我省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

汪晔宇: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