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发布会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时间:2022年08月03日 作者: 稿源:省政府新闻办

355-236会场.jpg

会场

汪晔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我们邀请了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芜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毅,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邢孝鸿到会,他们将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jpg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汪晔宇

首先,请刘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刘光: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这是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也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的第十场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心支持!

今天上午,重点向大家通报近期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jpg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 刘光

今年以来,安徽自贸试验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建机制、抓重点、抓关键”总体要求,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今年1至6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959.3亿元、同比增长28.5%;实际使用外资(FDI)1.1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利用外资占比达40%;新增注册企业7674家、同比增长45.5%。总体来看,安徽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省上半年26.1%的进出口、12.5%的利用外资、4%的新增注册企业。同时,三个片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性改革创新,形成了40项制度创新成果。

一、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创新贸易监管模式。拓展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监管试点,12家企业526项商品纳入试点清单;建成全省首个公用型寄售维修保税仓库;开展“中欧班列进口货物分段计税”运费机制改革,全年可为企业减税百万元。

二是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积极探索新型易货贸易常态化运作机制;保税维修业态拓展至笔记本电脑全品类;高端机床设备、中高端消费品等保税展示交易业态取得新突破。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业态贸易方式叠加发展,上半年市场采购贸易额 2.79亿美元,同比增长7.6倍,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三是优化投资便利服务。推动建立省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对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省重大外资项目开辟项目审批、用地、环评、能耗等绿色通道。蔚来二期项目、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总部项目、凯乐士机器人智能装备项目等12个制造业重大外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四是提升物流通道能级。合肥中欧班列新增国际线路29条,累计开行国际线路102条,覆盖17个国家、83个站点;1至6月共发运班列449列,发运集装箱36772标箱,货值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8%、76.7%、74.4%。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新开通“合肥-大阪”定期国际货运航线,国际货运航线达到5条;合肥至宁波海铁联运业务量单月首次突破1万标箱,成为长三角地区第四条单月业务量破万箱的海铁联运线路。“联动接卸”模式已复制推广至全省所有水运口岸,1至6月芜湖港联动接卸箱同比上升335.7%。

二、“科创+产业”制度创新加快推进

一是深入开展科创领域首创性改革。深化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累计已有85家科创企业获投6500万元产业化经费,带动社会资本投资20亿元;探索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已有10余家企业入选试点。建立环境科技新技术应用场景对接发布机制,结合环境科技产业特色打造“场景实验室”。建立科创企业贷投批量联动模式,试点银行累计授信102家次、授信总额2.7亿元。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制度创新。聚焦三个片区10个主导产业开展集成性制度创新。目前已围绕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车、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拟订了5个方面76项制度创新举措。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双招双引。实施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212项赋权事项已全部落地,启动2022年度特别清单调整扩容工作。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自贸试验区版,54项特色便利举措全部落地。今年以来,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9个,协议引资额204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71.9%。其中,3个投资额百亿元以上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三、内外联动协同发展形成合力。

一是对外深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创新合作。依托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与沿海港口合作,芜湖港与上港集团联合成立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开启空箱提前回运服务新模式;开展长三角环境科技产业协同创新,通过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探索政策标准共制、创新资源共享。长三角创新飞地与研发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实行企业在安徽、上海“双注册”,通过飞地招引60余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对内深化联动创新区协同发展。目前3个自贸试验区以外的13个省辖市均设立联动创新区,形成全省“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协同发展局面。联动创新区积极复制推广全国和省级改革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探索,形成了“区域评估”机制、“数字治超”模式、“税信通”联合激励模式、“标准地”2.0版出让模式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各位媒体朋友们,再有一个多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将迎来成立两周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助推产业集聚发展,引领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汪晔宇:

谢谢刘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

刚刚刘厅长提到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制度创新,省自贸办会同三个片区已经拟订了一些创新举措。下一步,如何统筹推进,进一步推深做实这项工作?

355236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jpg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记者提问

刘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贸试验区工作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现阶段,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制度创新与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推出更多让企业能感受得到,用得上的制度创新成果,真正以开放促进创新、倒逼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自贸办将会同三个片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继续按照“听意见、列清单、研究透、创试点”的路径,做深做细做实这项工作。具体来说:听意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常态化问需问计问策于企,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建议。列清单就是按照“一主导产业一创新项目”的思路,动态梳理产业发展堵点、跟进企业需求,形成问题清单。研究透就是对标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和国内先发地区经验,针对堵点痛点,研究形成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制度创新举措,形成任务清单,项目化推进。创试点就是这些创新举措,成熟一批、评估一批、推出一批,在片区内先行先试,形成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的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省自贸办将继续强化日常工作调度,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问效机制,清单化、项目化统筹推进任务落实。

中新社记者:

合肥片区立足科创特色,请问上半年在推进片区建设特别是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实践探索?

355-236中新社记者.jpg

中新社记者提问

邢孝鸿:

今年以来,合肥片区紧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战略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差异化创新探索,对外开放活力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日益突出。


355-236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邢孝鸿.jpg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邢孝鸿

一是推动试点任务和复制推广能落都落。省总体方案涉及合肥片区的109项试点任务已落实87项、落地率79.8%。全国278项制度创新成果中,与合肥有关的222项已全部落地。

二是推动制度创新敢闯敢试。在全省首批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中,合肥片区贡献24项;今年又有17项成果入选“全省40项创新举措”。如,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全省首创“中欧班列进口货物分段计税”运费机制改革,根据境内外路程比例拆分运费,率先实现进口货物国内段运费免税。今年已试点专列2列,货值共计3447.5万元,退还税款7.9万元。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推行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在建设项目办理环评和排污许可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只进行一次生态环境行政许可审批,已完成35例“两证合一”许可事项,项目审批周期由改革前的6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针对初创期科创企业较多的情况,创新建立贷投批量联动金融服务新模式,片区与试点银行签订科创企业批量联动合作协议,目前已有107家科创企业批量获得授信支持,授信额1.93亿元。

三是推动赋权事项应接尽接。建立“3+1”承接机制,在全面承接的前提下,依法、高效推动承接工作有序进行。安徽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212项已全部承接,均可实现直接办理或者线下代办。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开展差异化创新探索,力争推出更多能解决问题、让企业受益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安徽日报记者:

芜湖片区去年率先开展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发展改革,请问改革后的芜湖综保区发展取得哪些亮点?

355236安徽日报记者提问.jpg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蔡毅:

芜湖市委市政府于2021年1月将芜湖综保区的运营管理权从经开区管委会划转至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率先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通过实体区、功能区二合一,在项目审批、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在省商务厅(自贸办)、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率先在全省开展新型易货贸易首单试点,申报口岸为芜湖综保区。

355-236芜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毅.jpg

芜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蔡毅

芜湖片区通过发挥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优势,以服务企业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以转型升级带动企业提质增效。通过盘活经营性资产,相继落户富春纺织、华丰汽车电子元器件、昌永得超大重型工程机械钢结构件等项目,增强了发展后劲。规划建设智能保税仓项目,一号库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可实现年贸易进出口额6亿美元、跨境电商交易额2亿美元。

芜湖综保区在做实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引进菜鸟跨境电商芜湖中心仓、宁波国际跨境电商芜湖公共仓中心仓、京东城市(芜湖)数字经济创新基地等重点项目,现已落地跨境电商企业14家。今年上半年1210业务累计完成77万单,其中天猫国际业务突破1万单,累计交易额约1.18亿元人民币。9710/9810等B2B业务累计完成368单,累计交易额约3.4亿元人民币。

芜湖综保区还引入环保、安全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创新开展“园区管家”监管模式,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领域推行“全科会诊”式监管服务,将传统的上门“执法”变为部门及专业机构联合“会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化力量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芜湖片区正在综保区内规划建设国际贸易产业园,积极引入保税维修、保税研发、保税融资租赁等新业态,打造成集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保税维修和研发、国际货代等新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开放平台,助力芜湖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汪晔宇: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3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再见!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