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微博
安徽发布微信
中安新闻客户端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发布会
“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时间:2020年06月12日 作者: 稿源:安徽省政府新闻办
会场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活动第十场发布会。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武潇

  今天,我们来到被誉为“淮上明珠”的蚌埠。蚌埠是我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也是创新之城,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持续跃升,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居第43位,位于前列。

  今天上午,我们邀请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卞家涛同志到会,为大家介绍蚌埠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和抓好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首先,请卞主任作发布。

  卞家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专场新闻发布会。蚌埠高新区1994年4月成立, 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6年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总管辖面积136平方公里。2019年,蚌埠高新区GDP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综合排名位居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第43位,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卞家涛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蚌埠高新区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双线作战中取得了突出战果。1-4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增长率位居皖北前列。

  我们主要做法如下:

  一、健全机制,抓好疫情防控,驰而不息推进复工复产

  为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蚌埠高新区通过建立三个机制、落实三条举措,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建立三个机制。指挥调度机制。启动“战时机制”,成立“1办12组”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物资保障机制。累计采购防护口罩、防护服等29类防疫物资40万件,发放各类口罩近35万只。宣传引导机制。对接“学习强国”、“中安在线”等省市主流媒体平台,持续不断推出重点稿件、权威报道,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二是落实三条举措。创新备案模式“助力”。与京东云合作开发“蚌埠高新区企业复工管理系统”,申请复工的一应材料均通过网上流转实行“不见面”审核备案,在全市率先实现规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建立包保小组“解难”。组建6个企业督导包保组负责对全区中小微企业实行复工前后全程指导帮扶,设立10个规上企业帮扶专班,由一名县处级领导牵头,对115家规上企业和“十强三十佳”企业开展走访、定点帮扶,一对一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坚持真金白银“帮扶”。与市经信委对接,“零材料”拨付制造强市、“三重一创”等政策奖补资金,帮助44个企业项目争取2627万元奖励资金,协助20家重点保障企业上报优惠信贷资金需求6.02亿元,通过“输血”激发企业实现“造血”功能,努力把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下足功夫,抓好“六稳六保”,蹄疾步稳加快经济发展

  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蚌埠高新区以做好“产业、项目、创新”这三篇文章为突破口,奋力夺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一在抓产业促集聚上做文章。围绕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太阳电池、特种玻璃三条产业链,今年以来,引进了中建材碲化镉太阳能产业园、康宁药用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获评工信部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五星级评价。围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落实市“机器人十条”等政策,支持大富配天机器人、凯盛工业机器人发展壮大,加快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中科院高铁服务机器人等项目推进步伐,建成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瞄准5G产业,超前布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推动中电科41所、大富科技、中建材合作建设5G通讯产业园,加快建设深圳鸿海芯片封测、立德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步伐,进一步壮大产业基地规模。

  二在抓项目稳投资上做文章。培育龙头企业。启动实施“龙头企业三年培育计划”,通过产业扶持、并购重组、扩大产能、新上项目等方式培育一批50亿元、100亿元企业。设立3亿元领庆创投基金、4亿元省担保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率先推动凯盛科技冲刺百亿元企业;德豪光电、大富科技成长为第二批50亿元企业。聚焦招商引资。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围绕硅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着重招引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同时支持存量企业技术改造、新上项目、扩大产能、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51.7亿元。优化项目服务。认真贯彻“三个一切”服务理念,严格落实调度推进机制,推行项目建设横道图,对企业项目实行全程一条龙帮办服务,一季度,推动大富科技5G等1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鸿合科技等1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三在抓创新强引领上做文章。政策牵动。出台《关于鼓励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文件,安排1亿元科技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专项扶持方式,对新评定的国家级、省级研发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平台联动。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与中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科大、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成了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蚌埠分院、凯盛科技铜铟镓硒薄膜光伏联合实验室等4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企业带动。实施科创平台搭建纳入全区研发平台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研发体系,建成省市企业技术中心60余个。2019年,昊方机电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凯盛工程浮法玻璃退火窑入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凯盛光伏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荣获世界制造业大会创新产品金奖。

  三、发挥优势,抓好融合共生,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金字招牌优势,蚌埠高新区围绕创新共建、协同共进、开放共赢三个方面,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是“创新共建”,下好转型升级“先手棋”。凸显特色创新。以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硅基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全面承接长三角硅基领域的创新机构、创新企业、创新平台,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规模。聚力合作创新。依托蚌埠玻璃设计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联合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实施人才创新。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与长三角高端科技人才、专家互访资源共享交流机制,推动高端创新型人才在高新区落户。

  二是“协调共进”,打好区域协同“主动仗”。借力“飞地经济”。学习借鉴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合作开发管理模式,探索园区共建新模式,通过正向飞地、反向飞地“双飞”模式,发挥园区比较优势,创新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推动“飞地经济”发展。借力“产业协作”。聚焦硅基新材料产业,通过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延伸和产品推广应用,共同打造世界级硅基、基地。围绕5G、新型显示等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培育在长三角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借力“要素对接”。重点承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序招引一批领军企业,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承接。同时加快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推动开发区实施标准化建设,在要素保障上实现与长三角区域的等高对接。

  三是“开放共赢”,谋好产业发展“新篇章”。抓住“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瞄准5G网络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电科41所、大富科技等骨干企业的技术储备,参与长三角芯片研发中心建设,特别是加快建设大富科技5G研发及生产基地、大富机电5G移动通讯基站射频器件等项目,建成皖北一流水平的5G前沿技术科研基地。抓住“标准制定”的参与机遇。发挥中电科41所联合中国信通院、华为共同发布了“5G技术方案验证试验样机测试规范”国际标准等国家标准等优势,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支持驻蚌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围绕基板玻璃、太阳能玻璃、新型显示、特种玻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抢占技术竞争制高点。抓住“成果转化”的共享机遇。依托蚌埠玻璃设计院等创新平台,引入长三角区域知名科技中介、科技企业等机构,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

  下一步,蚌埠高新区将借力江淮、融入合宁,深度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做出新成绩!

  我的发布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卞主任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安徽日报记者:卞主任您好,我是安徽日报记者。请问蚌埠高新区如何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谢谢。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卞家涛如何打造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精准规划。编制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大连中嘉硅基高温反辐射涂等一批重点项目,现有上下游企业4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初步形成了“硅砂加工-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触控玻璃-ITO导电膜、玻璃盖板-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信息显示产业链条、硅砂加工-太阳能玻璃制造-镀膜玻璃-薄膜电池组件-光伏工程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链条和硅砂加工-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下游应用产品的玻璃新材料产业链条。连续两年荣获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硅基新材料)发展质量最高等次。二是精准扶持。搭建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产业园,签约引进20多家金融服务机构;设立5亿元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3亿元股权投资基金,配套建设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中小企业产业园、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投资凯盛科技等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三是精准合作。与中科院、中电科41所等大院大所合作,建成凯盛光伏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转移孵化中心,促进产业规范良性发展;设立1亿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加大战新产业人才招引力度,目前,引进高层次人才50多名。

  央广安徽记者站记者卞主任您好,我是央广安徽记者站记者。请问高新区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中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呢?谢谢。

央广安徽记者站记者提问

  卞家涛疫情期间,高新区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奋力夺取“双胜利”。主要在以下4方面出实招: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有序”。推动鸿合科技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等10个投资项目入库,并协助大富科技安徽总部项目、鸿合科技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2个项目公司升规,保障康宁5.0药用玻璃管项目、德豪润达小家电项目等1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为全面提升园区综合实力,加快总部经济发展,高新区创新举措,在疫情期间通过不见面审批的方式高效完成了长安保险总部的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有效推动了大富科技上市公司总部名称核准等前期工作。二是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逐步探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严格落实“三个一切”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强化对重大项目实施全天候服务、全过程管理、一体化保障,疫情期间,累计办理线上线下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计224件,其中实现“全程不见面”审批117件,为200余人次提供线上咨询服务。三是招商步伐“蹄疾步稳”。疫情防控不松懈,招商引资不掉线。3月份,经过5次视频会顺利解决了5.0药用玻璃项目投资协议、地质勘探、厂房设计、邀请招标等细节问题。跟踪接洽了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国科医疗设备研发生产、浙江源熙生物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四是产城融合“提档加速”。依托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打造新型显示小镇为突破口,集聚了凯盛集团新型显示产业园、大富科技产业园、鸿合科技智能终端产业园、高华电子车载显示产业园等一批重点显示项目,初步形成了新型显示全产链生态。与此同时,全面推动中科蚌埠高新实验学校、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黄山校区)、蚌埠三院高新医院、蚌埠五院高新医院、高新人才公园、迎河东岸体育公园、电商大厦四星级酒店、大峰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加快实施,全方位提升园区教育、医疗、卫生、文体、旅游等领域的服务水平。

  中安在线记者卞主任您好,我是中安在线记者。蚌埠市是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标杆城市,那么高新区作为蚌埠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谢谢。

中安在线记者提问

  卞家涛一是服务做“加法”。持续加大“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力度,新建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开通安徽政务服务网高新区分厅,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政务服务300余件热点领域事项“全部上网”,“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 。

  二是流程做“减法”。在全市率先启动“证照分离”试点,对86项行政许可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等五类措施。在项目审批上,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实行“一口受理、一库中介、一表收费、一起验收”“四个一”联合审批模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三是扶持做“乘法”。出台《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不断促进商事制度改革“加速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探索建立了“项目包办”服务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制定《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设立5亿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解决企业项目融资难题。

  四是解难做“除法”。在定期召开的主任办公会上,都会就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建立“周调度、月督查”营商环境调度推进机制,不断清除影响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

  新华网记者卞主任您好,我是新华网记者。请问高新区在未来发展,有什么新的规划。谢谢。

新华网记者提问

  卞家涛按照市政府总体规划布局,高新区下一步将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全力建设迎宾大道总部经济板块、小黄山中国显示小镇板块、天河湖国际开放板块等3大板块,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产城一体化生态发展新路。

  一是迎宾大道总部经济板块。围绕大富科技上市公司总部、德豪润达上市公司总部、长安保险总部等总部经济,沿迎宾大道、天公新河-迎河一线积极布局商业、住宅、酒店、学校、医院、公园等服务配套。绿地迎宾城、燕山国际城、燕南苑、苏州府等地产项目,国际汽车城、家博城等服务业项目,科技金融产业园、电商大厦以及四星级全季酒店已经建成。

  中科高新实验学校、梅园改造提升项目、迎河东岸体育公园、高新国际大酒店、苏州府商业综合体、皖北数字经济区域中心、蚌埠五院高新医院、中小企业产业园以及凯旋门大厦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未来待条件具备后,高新区管委会搬迁至该板块,带动板块加速发展。

  二是小黄山中国显示小镇板块。围绕中国显示小镇建设加快小黄山周边综合开发。绿地世纪城、黄山府邸、鼎元府邸、和顺新里程、鼎元学府等地产项目以及高新实验学校已建成。

  高新人才公园、蚌埠三院高新医院、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黄山校区)已完成规划选址;显示小镇展示馆、高新人才家园(元亨山庄)正在加快推进。

  未来还将谋划山香路特色双创文艺街区项目,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三是天河湖国际开放板块。围绕天河湖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实施秦集镇和天河湖的整体保护性开发利用。秦集安置房一期、十四中改扩建项目、玫瑰园项目、姜顾村塘面杨和小尹庄自然村、秦集村何关自然村、大徐村征迁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未来围绕开放发展布局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名品折扣店、免税店,加强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合作,建设结算中心、皖北会客厅、创新馆等项目。

  主持人:谢谢卞主任的介绍和答问,今天的现场发布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