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会于9月7号下午在合肥辰茂和平大酒店举行,发布会由安徽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侯进主持,中共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爱军作展演周新闻发布。


侯进处长主持发布会

陈爱军部长作新闻发布
据介绍,今年“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由安徽省文化厅和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安庆市委宣传部和安庆市文广新局、安庆市旅游局、安庆市商务局、安庆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将于9月28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今年展演周针对黄金周特点,突出黄梅戏传承主题,围绕文化与旅游、商贸结合的主线,把握惠民乐民的主旨,重点组织开展“1+3+1”五大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第一个“1”是一场开幕式,9月28日下午3:30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举行。开幕式围绕“访京黄故里、寻戏曲之根”主题,将上演《梨园寻根—安庆地方戏曲剧种(声腔)百年经典》,围绕京剧、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集中呈现岳西高腔、宿松文南词、潜山弹腔、太湖曲子戏、怀宁怀腔、望江龙腔、桐城歌等安庆地方戏曲艺术,京剧、黄梅戏等艺术家也将献上精彩表演。

第二个“3”是指组织开展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三大组13项子活动,其中第一组“唱起来”包含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全国名家名剧展演、安徽省稀有剧种(戏曲声腔)展演、全省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安庆地方戏曲剧种优秀剧目展演、“京黄故里”石牌戏会等6项子活动;第二组“走下去”包含“戏曲进校园”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安庆市第二届青少年黄梅戏电视大赛、黄梅戏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展演周群众文化活动等4项子活动;第三组“走出去”包含黄梅戏全国巡演、“八方贺黄梅”全国戏迷联谊活动、黄梅戏金银币全国首发式等3项子活动。

第三个“1”是指一组文旅商贸活动,主要是围绕“黄金周旅游”和“地方特色名品展销”两个方面,举行“唱黄梅?游安庆?赏美景”文化旅游活动和“听黄梅?买名品?品美食”文化商贸活动。

今年展演周的主要特色
本次展演周充分汲取历届艺术节、展演周的经验,传承了“四个坚持”的做法,同时有“四个首次”的突破。其中“四个坚持”是指:
一是坚持推进黄梅戏传承发展。围绕这个主题,重点在中青年演员、少儿演员培养上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在中青年演员方面,根据戏曲类非遗传承人标准,以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梆子戏为重点,从全省申报的作品中遴选25位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组织开展2场集中展演,主要演唱经典和新创剧目中的代表性唱段,展示艺术风采,营造传承氛围,为逐步培养“安徽戏曲名家”奠定基础。在少儿演员方面,主要依托“戏曲进校园”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搭建市级校园戏曲展演活动平台,举行“戏曲进校园”教学成果汇报展演,检验安庆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教学成果;二是搭建县级校园戏曲展演平台,举行安庆市第二届青少年黄梅戏电视大赛,面向全市小学、中学、大学在校学生以及在外地就读的安庆籍学生,开展海选、复赛、决赛等层层选拔,促进“戏曲进校园”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是坚持突出黄梅戏惠民乐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举办展演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唱起来”方面,本着排好戏、演好戏、推好戏、传好戏的原则,一是组织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从9月12日至10月8日,将有13个剧团15台大戏在安庆市几大剧场进行30场集中演出;二是组织全国“名家名剧”展演,面向全国,邀请由梅花奖得主领衔的近年来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全国性文艺奖项的优秀剧目来安庆演出,为戏迷群众提供文化大餐,助力安庆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戏剧演出集聚地;三是组织安徽省稀有剧种(戏曲声腔)展演,组织征集全省范围内29个稀有剧种(戏曲声腔)的代表作品,统一编排形成3场演出,集中展示全省地方戏曲艺术魅力。展演期间,我们将继续施行10元的惠民票价,并安排12场公益性专场演出,这也是我们近年来的一贯做法,体现了对一线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在“走下去”方面,展演周期间将常态化开展“广场文艺天天演”活动,在社区、敬老院、建筑工地、高校等展播100场优秀黄梅戏电影。在“走出去”方面,在北京、上海、深圳、台北、新余、银川、海口、合肥等城市,以及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黄梅戏优秀剧目巡演交流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安庆黄梅戏的品牌实力和艺术魅力;国庆节期间将组织“八方贺黄梅”全国戏迷联谊活动,汇聚全国各地戏迷、票友在安庆交流切磋技艺,共同参与见证一年一度的黄梅盛会,形成“千人登台、万人传唱”的集聚效应。
三是坚持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展演周平台,进一步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围绕培育打造“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文化旅游品牌,邀请省内旅游系统和旅行社来宜参加展演周活动及旅游踩线。推出黄梅戏主题旅游线路,针对高铁和民航两条线,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深圳、唐山、天津、包头等城市开展“黄金周哪里去?到安庆看黄梅戏!”旅游推介,与驴妈妈、携程、同程网、途牛网、中安在线等旅游网站或网络媒体合作,开展网络宣传营销活动。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景区开展“门票换戏票、游客成戏迷”活动,通过赠票的方式吸引戏迷走进景区,开展“千人自驾游安庆、百景竞相唱黄梅”自驾活动,推动“游客变成戏迷、戏迷变成游客”。举办第三届中俄传统文化暨养生旅游(安庆)交流年会,深化对台文化旅游协作活动。在全市知名景点、主要宾馆酒店举办“地方特色名品展销”,线上线下同步展销及展示安庆特色文化艺术品、“中华老字号”产品和省级以上名牌农副产品、地方特色名优产品。
四是坚持节俭高效务实办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把节俭、高效、务实的理念贯彻到各项活动之中,压缩规模、减少开支,坚持财政资金按预算管理的刚性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努力提高活动组织的市场化程度,确保“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四个首次”是指:一是开幕式首次突出全景呈现安庆地方戏曲艺术。开幕式演出《梨园寻根—安庆地方戏曲剧种(声腔)百年经典》,跨越三百多年的时空,通过戏曲名家与经典唱段的演绎,达到“一个展示、两个展现”的效果,即全景式展示安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艺术,展现京剧、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展现安庆作为“京黄故里、戏曲之乡”的历史地位。二是首次开展黄梅戏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活动。注重传统戏曲与网络相互融合,面向全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和文化传媒企业,征集并评选一批黄梅戏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在促进网上传播阵地建设的同时,推动黄梅戏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丰富创作手段,拓展艺术空间。三是首次举行“京黄故里”石牌戏会。选择“无石不成班”的怀宁县石牌镇,以“源于石牌、聚于石牌”为主题,组织全市9家民营“百佳院团”汇聚石牌,开展优秀黄梅戏传统剧目的集中展演,与安庆城区展演相互呼应,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全市67家民营戏曲演艺团体、134个民间戏曲班社健康发展,助力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四是首次有国外剧团参与展演。今年参与剧目展演的剧团,不仅有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以及陕西、湖北、台湾等地剧团,而且吸引了来自新加坡的国外黄梅戏剧团,届时大家将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戏曲表演。
